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黄河故道游

(2017-06-09 13:32:26)

                   徐州黄河故道游      

       早上八点在徐州下了火车,距离去淮安的火车开车时间尚有三个小时,按预定计划去市里的黄河故道看看。

    从车站出来一直走,不远就有了桥,桥下就是黄河故道了,在徐州市里,跨黄河故道而建的桥有九座。河水从桥下静静流过,与曾见到的桀骜不训的黄河有了天壤之别。河边上立有《治理黄河故道碑记》碑,说:有史记载,从汉武帝时起(公元前132年)至南宋(公元1194年)、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数次决口改道流经徐州后,留下了一条黄河故道。由于旧政府腐败不治,旱沙雨涝,徐州百姓深受其害。解放后,黄河故道经过治理,抗洪防涝大有起色,尤其是上世纪末,市政府又对穿过市区的十四华里黄河故道植树绿化,栽种花草。相继恢复了“黄楼”和“五省通衢”牌坊及镇河铁牛等历史古迹,如今的黄河故道风光带绿树成荫,百花争艳,像—条弧形的璀璨玉带系于腰间,为徐州平添几分妩媚。http://sucimg.itc.cn/sblog/j0ba6699199467fe5b7233c1b3206f374    因为树多,凉风习习,我们沿着南岸走。首先见到了“张良墓道碑”。据说,碑是1983年工人在清理黄河故道时在地下8米处发现的。碑是徐州制作,张良死后并没有葬于此,为什么碑没有运走却遗落故黄河呢?无人知晓。http://sucimg.itc.cn/sblog/j7648d29edc0f81d5ea7b055b30a61b60
http://sucimg.itc.cn/sblog/o67dc97ca9447176b2f8e5db45fd1777d

    黄楼公园,因“黄楼”而得名。黄楼,一座双层飞檐的楼阁,楼高18米,楼上屋檐下的牌匾“黄楼”二字为苏轼所书。历史上的黄楼是900年前北宋时,苏轼任徐州知府时率领徐州军民战胜洪水之后,于宋神宗元丰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东门之上建造的。因为土能克水,所以涂上黄土,取名黄楼,1988年重建。"黄楼赏月"亦成为徐州古八景之一。据说黄楼内有许多碑刻,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苏辙撰写,苏轼亲笔所书的《黄楼赋》了。http://sucimg.itc.cn/sblog/j406b66affd3eb231c39e6b57976756a7
http://sucimg.itc.cn/sblog/jc25d52f518f2a25fd018cf17471d1d1c
    镇水铁牛,沉稳厚重,卧在河边,它原铸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昔日徐州百姓把防范水患的希望寄托在了铁牛的身上(铁牛在"文革"中被毁,1985年重铸,仍置旧址)。http://sucimg.itc.cn/sblog/j73f73b9e1a31cd450347af091e5f2fbc
http://sucimg.itc.cn/sblog/j2faeffddb6c3b9eb33ac5a0d2dc35713
    1987年园林部门又在黄河迎春桥头竖起一尊重八吨的铜牛像,雄姿勃勃,昂首高吼的形象代表着当代徐州人民坚韧不拔治黄的精神。http://sucimg.itc.cn/sblog/j247c7b46b699036bb4113812012ca14e
    遥望北岸矗立一座碑,面对河面。碑石上镌刻“汴泗交汇”四个大字。12世纪以前,汴泗两河交汇于徐州城外。在“汴泗交汇”碑一带,就是古代两条河流的汇合口。http://sucimg.itc.cn/sblog/jbde54ac52a088cfd29363f94c9b93ba7
    漫步黄河故道带状公园中,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两岸楼房鳞次栉比,故道碧水流光溢彩,晨练垂钓、挥毫起舞,成为人们游览休憩的胜地。古黄河正在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流连忘返,险些误了车。
    这是我第三次来徐州,有意思的是三次都是路过,第一次是1987年,清晨下车,车站前平房片片,在一简陋小饭店吃的早饭,记忆中,出车站左走不远,见到古城墙和不高的城门洞。2011年到徐州,半天的时间,逛了西楚霸王的戏马台,喝了当地有名的汤--“(食它)汤。今天来徐州,赏尽黄河故道绿树荫荫,碧波荡漾的迷人景色,也算是不虚此行。
       三过徐州,今日的“彭城”更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