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街石桥”--罗锅桥
   
小石桥始建的年代不详,但在日俄战争前就应有了。它的宽窄、长短已无数据可考。铁岭小城地势东高西低,在此附近特别容易积水,因而有排水沟从此通过,以防止洪涝并将城里的污水和夏季的雨水引入辽河。这座小石桥就建在排水沟之上。
   
1905年日本人进了铁岭,除了“满铁附属地”外,还有很多日本人盘踞在古城西门外的一片区域。今天的工人街从人民路往北,是当时附属地内的“松岛町”,而出了附属地过了小石桥后则被称之为“樱町”,日本人管石桥叫做“樱街石桥”,在它的周边居住着日本居留民,街上有很多日本人的买卖。
   
虽然附属地已经成了中国主权丧失的“国中之国”,但还满足不了日本侵略者吞并中国领土的贪婪之心,在小小的石桥上就发生过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樱街”石桥)
 
 
当时的日本铁岭领事馆副领事森田宽藏找到了铁岭知县徐麟瑞,借口石桥下的排水沟多年淤积,排水不畅,石桥年久失修,已成危桥,影响通行,日本愿意拿出一笔钱重修此桥,而且说明这件事情早在一年前就由他的前任村山副领事与原来的铁岭知县张锡鸿和县交涉局的总办程道元商量过,并且两人都已经默许同意了。徐知县识破了日本人“好心”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为了通过修桥一事制造这里是日本管辖区的假象,推托说自己做不了主,要请示上边定夺。当时总督奉天、吉林、黑龙江东三省事务的是钦差大臣锡良,他对于日俄侵略者想掌控东三省实权的险恶用心看得一清二楚,于是上报清廷;“铁岭石桥日久倾圮曾由日本铁道株式会社情愿务资修理节经饬县复勘以该桥实在铁道界线以外若由彼修理究非正办当即饬由民政司派员勘估计需工料小银元二千八百六十五元系属动用正款自应奏明办理”(《奉天通志》)。锡良以这里不是日本人的附属地而是中国管辖地,理应由中国方面维修的理由婉拒了日本人的请求。接着,奉天省民政司派了两名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设计了石桥的改建方案,没用日本人的一分钱,凭我们自己的力量将新的桥修建起来。新桥不仅为了排水顺畅修成了拱起的罗锅状,桥边还有了条石的安全护栏。日本人的伎俩被识破,中国在石桥维修上捍卫了自已的领土主权。这虽是小事一桩,但也是铁岭历史上中国人与日本入侵者的一次智慧抗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