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盘踞铁岭史料(13)日伪俱乐部与公会堂

(2016-11-28 18:42:59)
              日伪俱乐部与公会堂
    居住在铁岭的日本居留民为了相互间的社交和娱乐需要,也为了与中国的达官显贵结交、笼络感情,表示“友好”,成立了联谊的铁岭俱乐部。
    最初成立俱乐部的计划是由铁岭军政署第二任军政长官川崎虎之进少佐提出来的。他死后,由军政代理官井上一雄和宪兵队长野田三郎发起,并且协助日本居留民将火神庙街(日本人称之为元町三丁目)俄国人逃跑后丢弃的医院五栋闲置房加以修缮改建成俱乐部。从1906年的2月下旬雇用工匠开工维修,到4月下旬完工,当月29日举行了俱乐部落成典礼仪式,正式宣布成立了“日、清两国人社交的机关”——铁岭俱乐部。到1908年时已发展会员113名(中国人21名)。在俱乐部里可以打台球(有两副球台)、下围棋、读书、看报。同时还设有会议室、聊天室、餐厅和高规格旅馆。整个俱乐部的安装购置费大约花了1500圆。http://sucimg.itc.cn/sblog/o106a4e6ed8126a58e29966d5a6b0d594                                   (铁岭俱乐部)  
    俱乐部的负责人被称之为委员长,由日本人村山正隆担任,他是日本国任命的铁岭领事分馆的副领事。俱乐部还下设五名委员,委员任期半年,每年的6月、12月重新改选。参加俱乐部的会员分为名誉会员、赞助会员、特别会员(驻军军官及相当者)和普通会员四种。要想加入俱乐部,需通过两名会员介绍方可入会。会员每月要交会费,会费银一圆(以后又增加到一圆五十钱)。旧《铁岭县志》记载:“日本俱乐部设于邑西关火神庙街系中日两国同组现在会员日人八十二名中国人三十四名会中设有打球场围棋场以作会员之消遣。”
    另外,由于铁岭的龙首山风光秀丽,风景怡人,登山远眺,东可赏柴河碧波,西可观城郭烟霞,是休闲的好去处。铁岭俱乐部还附带在龙首山上的慈清寺经营了一家俱乐部,称为“日清俱乐部”。里面的一切装修设备都是日本人花钱提供的。俱乐部的会员大多为中国人,说是“凡农工商学军警,及自治员绅、公署官吏”均可加入,其实参加http://sucimg.itc.cn/sblog/odb581b680f61b04c8e3b4a1d7cdfa6e3
                             (龙首山上的日清俱乐部)
的都是那些投靠日本人的有权有势有钱人。冬季时,因为寒冷无法活动,有四五个月关门上锁。民国二年(1913年),山上的日清俱乐部更名叫“共和俱乐部”。铁岭的“河南候补知县”陈德懿还为此写了一篇《铁岭共和俱乐部记》。文中说:“萃各界于一堂杯酒联欢......或敬如师友或亲若兄弟群道之盛无渝于此”。就是这个陈德懿,1905年3月,日本人占领铁岭成立铁岭军政署时,他与另外三人巴结日本人,先后被铁岭军政署聘为顾问。因表现“良好”,到了年底,这四名顾问同时受到了日本人的奖赏。可以说,和陈德懿把酒言欢的“兄弟”就是日本人。他宣扬的“共和”是和日本“大和民族”之间的“共和”,是与日本人提出的“共存共荣”异曲同工的“共和”。
    据铁岭县志记载:1929年(民国十八年),共和俱乐部改称俱乐公园。新建了大铁门,铁门之上悬挂四个大字--“俱乐公园”。“花木业已成阴春秋佳日夕阳西下士女如云楼台亭榭极尽大观诚邑中最好之游乐场也。” 
http://sucimg.itc.cn/sblog/o1bf59c8c83d7a5b575211e403f97e718                           (龙首山上的俱乐公园)
    以后的俱乐部已是名存实亡,到了1932年的5月,县财政处长曾庆臣才又把俱乐部张罗起来,其实就是借其名义搞搞活动而已。俱乐部没有固定会员,每年夏、秋两季组织两次联谊活动。由主管人向各界发通知,自愿报名参加,名额不限。参加人员需交会费大洋二圆,作此次活动的歌舞会餐等费用。每次搞活动时就临时“借用三清观(现慈清寺)之醉翁楼及东西配房”作活动场所。
    日伪时期,铁岭还有个青年会俱乐部,地点在铁岭文庙东院,由县署秘书李干忱发起。开办了图书、音乐、美术、游艺、体育室。一般都是机关人员来此活动,俱乐部经费随大家自愿捐助。
    那时铁岭的老百姓闲暇时常去的娱乐场所是清乐园(今天新华书店侧后,老体育馆的位置)。经常有一些文艺演出在这里。之所以现在人们还记得它,是因为它和震惊全国的“铁岭事件”连在了一起。而在它的南侧隔着北五条通(今天的南马路)与之相望的是日本人开办的“银州座”,从外表上看,样式和清乐园有几分相似,但更简陋些。坡型的房顶,木条钉成的板墙,门楣上和“清乐园”一样也悬挂了三个大字“银州座”。这是铁路附属地内的日本人开设的歌舞埸所。建成时间应是在1909年之前。                                  
http://sucimg.itc.cn/sblog/o94aed0992d2d8da4176f6248bb5d642b                             (日本人演出场所“银州座”) 
    1917年,日本人又在敷岛町三丁目(今天的正义路西段)建造了一座“公会堂”,当年的10月31日举行了落成典礼。这是一个设施完备的大型聚会场所,主要用于居留民开会之用,有时用作演出的剧场,能容纳600人。当电影出现在铁岭时,它又充当了日本人的电影院。后来,公会堂曾毁于火灾,又进行了重建。http://sucimg.itc.cn/sblog/ob8993562d213801cb9e3df0cdcbb0161                                 (铁岭日本人的公会堂)
    1942年,公会堂地址为伪铁岭市广裕区西大街46号。解放后,公会堂经过改建,更名为“铁岭职工俱乐部”。
    据过去的日本史料记载:在敷岛町四丁目(今天的正义路西端)还建有一座日本人经营的用于各种演艺的俱乐部“敷岛座”,具体情况不详。http://sucimg.itc.cn/sblog/o3e65480d552b57db073da2b7bceeb6e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