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领事馆与警察署
1906年7月31日铁岭军政署撤销,成立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铁岭出张所,所在地在古城南门里期粮胡同,铁岭军政署旧址。8月1日开始正式办公,第一任领事是初代天野。同年9月21日,出张所升格为领事分馆。1908年9月10日,又升格为铁岭领事馆。
铁岭领事馆管辖区域是铁岭、开原、法库、西丰、康平、昌图、西安(辽源)、东丰、柳河、辉南、海龙等11个县,1916年又开设海龙、掏鹿(西丰)两个分馆。
1908年9月19日,日本外务大臣小村寿太郎给铁岭副领事村山正隆的任命书中指明了作为领事馆应办的事务:“其所有日本帝国利益殊关贸易往来以暨航海等诸务均令保护奖励至帝国与清国所订约款务令恪遵勿违如遇帝国臣民暨帝国之友邦臣民有所讨求浼托齐俾予指授襄助及遵照帝国律令办理一切事宜”。民国四年《铁岭县志》也写到,领事馆“除通商及交涉事务外兼理关东都督府事务官管辖满铁沿线之密接关系其馆内设领事一员书记生一员通译一员雇员五六人”。就是说,领事馆的职责是:一方面为庇护当地的日本侨民与中国方面产生的各种摩擦进行交涉,另一方面就是密切与日本满铁附属地之间的关系。
铁岭领事馆运作一段时间以后,日本人觉得领事馆位于中国人居住区感到十分不自在,就借口“矮陋坏颓”的民房有损领事馆的形像,在1908年8月7日给日本外务大臣寺内正毅打了报告,要求迁址。说是已和陆军经理部铁岭出张所所长稻生主计及当时驻铁岭的日军最高长官、第八旅团的旅团长津川少将商量妥了,想在日军仓库的东北角建新的领事馆,结果未获批准。
1910年12月,铁岭领事馆搬到日本商品陈列馆内办公(陈列馆的具体位置在今天的春园小区)。1913年春,因为商品陈列馆改为“株式会社”,领事馆又临时迁入西关火神庙大街(今天的铜钟街)西侧的陈姓房内办公。
http://sucimg.itc.cn/sblog/odabf6f3b2e3b4ac2731f4f4586fbfcc6
(铁岭日本领事馆)
1933年5月,驻伪满洲国的日本大使武藤和奉天总领事蜂谷与日本国外务大臣内田商量,由于铁岭管辖区域内日本人逐渐减少,领事事务不多,而且铁岭距奉天很近,汽车往来方便,有关事务由奉天的总领事馆代理就可以了,因此决定将铁岭领事馆撤销,同时撤销的还有辽阳领事馆。尽管铁岭日本人的商工会议所、居留民会和铁岭的朝鲜人民会等团体百般努力挽留,但无济于事。1933年5月31日,铁岭领事馆正式撤销。
在领事馆的北侧有一幢二层红砖小楼。大门向东正对“樱町”(今天工人街),这就是日本铁岭警察署。二层小楼的下面有个地下室,房间很大,地下室的顶棚略高于楼外的地面,有紧靠地面的小窗户透进光来,这里是警察署拷打审问犯人的审讯室。
http://sucimg.itc.cn/sblog/o3e92760d8783e477b1548c767fc0f540
(铁岭日本领事馆及所属的警察署)
铁岭警察署隶属日本铁岭领事馆。当时东北各地的日本领事馆不仅拥有领事裁判权,还拥有警察权,掌管着日本外务省系统的警察机构。1930年,辽宁共有日领馆警察221名。在这幢楼里,除了警察署之外,原来还有管理附属地警察事务的日本关东都督府铁岭警务署临时在此办公,警务署署长兼任警察署署长。警务署搬出后,小楼单独成为了日本警察署。警察署设警部1员,警部补2员,警察(巡查)24人,全部由日本人担任。铁岭警察署管辖的区域与领事馆管辖区域相一致。在铁岭城区,警察署还设了两个派出所,一处是城内派出所,地址在城内鼓楼北大街(今文化街)。一处是元町派出所,地点在元町二丁目(今繁荣路)。另外,还在区域内的昌图通江口、八面城、开原城、昌图城、西安县大疙瘩、海龙县北山城子、朝阳镇、柳河县、辉南县设立了出张所以加强对当地的控制。
警察署的任务是管理日本侨民的公共事务,如:卫生、交通、民事纠纷、人口出生、死亡、迁移,还有查处日侨中的刑事案件,监视日侨有无反日活动等。有的时候,日侨团体有个活动、开个会,警察也会去维持秩序,平日里就担负领事馆的警卫工作。日领事馆警察不只是对日本侨民行使警察权,并且对中国人民也妄用警察权,在中国的国土上设立警察机构,已经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将外交与警察融为一体是殖民地统治的一个重要体现。虽然后来领事馆撤销了,警察署却依旧保留,归关东军所管辖。
领事馆虽然表面看是外交机构,但骨子里是日本在东北建立的又一套殖民侵略机构。它和它属下的警察署为维持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起了不小的作用。
(铁岭警察署旧址)
警察署楼保留到了今天,算起来已有百年的历史,应该算是铁岭现存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了,虽然还没有被拆除,却已是面目全非,但它见证了过去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揭露着日本侵略者欺压中国人民的暴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