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中南游记(12)奇秀绵山

(2015-12-10 18:44:09)
                          奇秀绵山
        介休--山西省的一个县级市,在它的历史上记载有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因此介休就有了“三贤故里”之称。 晋中南游记(12)奇秀绵山

      
        介休境内的绵山与其中的介子推有过一段故事。
        相传春秋之时,晋国贵族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尔逃亡十余年,曾在饥饿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尔吃。晋文公为君后,介子推不愿做官,携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逼迫介于推出山,采取了放火烧山的办法,却把介子推和他母亲烧死了。文公得知,后悔莫及,随将绵山改为介山,把阳县改为介休县(因此上绵山又称介山)。并命于清明节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许烧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冷饭,谓之“寒食节”,以此来纪念他。http://img2.ph.126.net/ssJJcxtSbI1UcOg3LgAoJQ==/6630875351166706274.jpg
       绵山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人说绵山是“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的奇丽风景,今天我们去绵山是慕景而来,绝对与介老先生无关,虽然我很敬佩他。
        早上7点,15路公交车,票价5元,35分钟后到绵山脚下。走上高高的台阶,进入售票大厅。景区门票55元(半价)、旅游区内乘车费50元再加上5元人身保险费5元,合计110元。http://img0.ph.126.net/I_xwyYXeqtvcwqQjWS0ZCQ==/6630684036143471883.jpg
        在换乘站坐上旅游豪华大巴沿着狭窄的盘山公路盘上,一边是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前面有塌方,不算大,工人师傅正在排除险情。
 http://img0.ph.126.net/2QgrQmzVqhzj-pha0od6Jw==/6630779693655089166.jpg
        顺着盘旋的陡峭山路行驶,不时穿过隧道,天空多云,远方的山尖看不太清,景区景点分布在公路一侧的陡峭山上。绵山很绵长,分前山、后山,前山多庙宇,后山是自然景观。从换乘站到第一个景点龙头寺5.8公里,以后每隔1公里左右就设一个景点站,游客可以随时上车下车游览。
     http://img1.ph.126.net/8x3dSPgG1yLvwUnwbFGtSg==/6630846763864396267.jpg
        我们决定采用从最远的景区往回游览的办法,把大巴车坐到头。大巴车经过龙头寺、大罗宫、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景点站,最后到了终点:水涛沟。http://img2.ph.126.net/y4nyN7AvjQOB8N28oK0y1g==/6630169464700897289.jpg
        水涛沟前,仙女坐龟雕塑。http://img2.ph.126.net/UPsi2IZwlIwT9Ze94nO5mQ==/6630145275445089638.jpg
        走进水涛沟,古树参天,凉风习习,两山之间一条曲折十里的溪水,延伸至绵山大峡谷中,千回百转,飞流直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瀑布。小船、藤桥各种山水小品座落于奇树、怪石之间。在炎炎夏日里,漫步其中,流连于山水与亭台之间。绿荫下溪水潺潺,一片清凉世界,好美的景色。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往里走。http://img2.ph.126.net/IQpDsUBOmWgz06AhvKiiow==/6631227194887448585.jpg
 
            吊桥上玩自拍的女孩子。http://img0.ph.126.net/iOkggYn1j3k722M3j-7p9Q==/6630796186329504207.jpg
        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的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瀑布飞泄,相传当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看不到正经的路,只有各式的阶、梯和吊桥可以攀登通过。据说上边还是险象环生,我这个岁数只有看得份,没有勇气再冒险了。http://img0.ph.126.net/APRGnA9JNkYDtDbnLDCnLQ==/6631267876817672787.jpg
 
        正果寺一站下车,原以为寺庙就在跟前,想不到是在山上,要去还要坐电梯上去,票价15元一位。既来之则上之,没说的。正果寺没有白来,看到了寺内保存的十三尊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终成正果,让人稀奇。http://img2.ph.126.net/6C-JgkIMTy1gu55_ZhdWjg==/6630881948236473053.jpg
        这一间是年代最早的寺庙,挂的牌子叫弥佗殿。http://img2.ph.126.net/HknRFvZnUAtWzGYgTdVj5A==/6630466332840403013.jpg
     紧贴山壁的灵应塔高达70米,巍峨壮观。塔内有精美的壁画,沿窄小的木梯可上楼,我上到四层累得不行,拍了几张照片就下来了,转到下面,来到宝塔的正面,从这里进门塔内还有两层,楼上展览着得道高僧圆寂火化后体内的舍利子,如珠子般大小,晶体状。我很佩服这儿的女讲解员,长年在昏暗的塔内工作,寂寞人稀。和她唠起来,她觉得挺好,如同在修行。
http://img0.ph.126.net/lgZns1CZEknMjAckcVrKiA==/6630316799259020310.jpg
 
     
         不想再从原道坐电梯下去了,决心步行走下山去。所谓的下山路其实就是在崖壁上开凿的,沿着呈90度角的峭壁铺出的“之”字型栈道。走在山势险峻,垂直落差百米的石路上,虽然忐忑,但俯首、远眺,步步美景,尽收眼底,如在画中,让人兴奋不已,有一种神仙下凡的飘飘感觉。
             据说以前是要攀附着这两条铁索才能上山。
 http://img1.ph.126.net/4d1Sx956Y_8wnVBOQQqpRQ==/6630317898770648122.jpg
       拐过半山腰的小亭,我们来到了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的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
        随便瞅了两眼寺庙,更喜欢的是抱腹岩,一座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的岩洞。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可容数千人于其间,在这“广阔的胸怀”中,人显得那么渺小。http://img1.ph.126.net/TMNXcclnGDxpEIiAX31yRA==/6631208503189771756.jpg
     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曾题写长联赞叹这一景观:“阅名山多矣,无如此石凌空,生成的一片袈裟,十方圆盖;瞻佛像巍然,自有真神出现,修炼来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看过抱腹岩,心中已感不虚此行。         坐景区旅游车一站站走下去,尽管每一站都下车,但要再爬山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只能用我的镜头留下这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且又古朴典雅的“天上宫阙”了。http://img0.ph.126.net/F2fX2NzMFnTxE_GMAxRUCw==/6630292610003212179.jpg
 
           据说绵山共有88座寺庙,二千余间殿宇,仅大罗宫道教建筑群面积即达三万平方米。要想将龙头寺、李姑岩、蜂房泉、大罗宫、天桥、一斗泉、朱家凹、云峰寺、正果寺、栖贤谷、介公岭、水涛沟等十四个景区全部走到需要3到5天。
            奇岩、险道、秀水、古树的自然景色与悬崖绝壁边名刹、巨宫、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虽然依山而建的庞大的建筑群是现代人的功绩,但气魄与雄伟让人领略了什么是北方山水的粗犷。http://img2.ph.126.net/rPEuC3M8_3aUFfpuwuI74Q==/6630667543469060411.jpg
 
           祖国名山大川中,山西绵山名不见经传,但它独特的风采,却让我们流连忘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