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襄阳
第一次到湖北襄阳,出了火车站不辨南北,只知人民广场附近是繁华地,在报亭买了一份市区地图后又与卖报的小贩打听哪路公交车到,坐上车就走,下车后,在解放路上住进了一家宾馆。
http://sucimg.itc.cn/sblog/oMHWQhOg2ef
门口果然就是闹市,超市商厦,车来人往,熙熙攘攘,交通繁忙,各种交通工具中居然还有人力三轮车!红颜色漆车、红绸布遮阳,透着那么喜庆,心想有机会定要上去坐坐。http://sucimg.itc.cn/sblog/jMHWwjmW1kW
人民广场很大,许多人来这里乘凉,广场上的鸽子一点儿也不怕人,围着人转圈要吃的,晚上,广场上还有文艺演出。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xF9nO0z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SC2FRUf
在人民广场旁有一个“徐歪嘴成都小吃”,很不错。因为离住得宾馆很近,这几天只要可能就会来这里吃饭,座位舒适,服务热情,最重要的是都是小吃!我和老伴品尝了冒鸭血、凉粉、米酒荷包蛋、养生板栗鸡刀削面、回锅肉木桶饭、钟水饺、担担面。。。,饱尝了具有地域特色,大众化的美食小吃。清晨起来,有时候也去小饭馆喝上一碗浓浓的白米粥,吃上一屉冒着热气的小笼包,舒服得很。白天走在街上,虽然不太饿也会买个当地的烤白薯尝尝,价钱不贵,4元一斤,和咱东北地瓜比起来不太甜。http://sucimg.itc.cn/sblog/jMHwgLqbS5f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jXlSKcc
http://sucimg.itc.cn/sblog/oMHwjnKjhE8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l5sdmvH
襄阳小吃多,“吃货”自然也多,尤其是放学后的女学生、逛街的年轻女士,手里捧着苞米花、拿着烧烤串旁若无人地边走边吃。http://sucimg.itc.cn/sblog/jMHwXEDhkKV
襄阳曾经是座城,据<水经注>记载:"城在襄水之阳,古日襄阳也."因城墙坚固,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美称,堪称华夏第一城池,在汉江边上我看到了对面雄伟壮观的古城,我在的地方以前是被称为樊城的。江上有摆渡的渡船,也可以坐公交车过桥。
我是坐公交车过江的,在一个叫“十字街”的车站下了车,这里就是原来古城的中心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城中心古朴典雅的“昭明台”,据《襄阳府志·古迹》记载“昭明台在郡城中央其迹甚古。”因南北朝时梁武帝之子萧统病逝后谥为昭明太子,他出生于襄阳并在此读过书,故把这地方起名为“昭明台”。今天的昭明台已在1951年开辟为襄阳市博物馆。博物馆的门在城楼洞里,走马观花上了三层楼,就站到了城楼之上,在上边眺望城内明清时期的飞檐错落古民居和古城老街,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http://sucimg.itc.cn/sblog/jMHw9q11dOV
http://sucimg.itc.cn/sblog/oMHwV0D4rQg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VUfvzEd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zJrimtv
在古街上逛,有一家古旧书店给我留下印象,满屋的书,满地的书,卖书不讲价钱,上称称,论斤卖,10元钱一斤,可惜时间紧,没有好好在里面挑一挑,兴许能“淘”到些好书也说不定。http://sucimg.itc.cn/sblog/jMHwnyCXBuA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oghZlcD
顺着街往北走,就到了北城门,大概是因为北门外是正对的汉江吧,所以被称为“临汉门”。据说城墙始筑于汉,后经历代整修,保持了襄阳古城墙古朴的原貌,但古城历经沧桑,现在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了,那两个城门我没有走到。在临汉门上有一座重檐歇山式高耸城楼,城墙高约十米,周有护城河环绕.宽度有200米左右,城垣高筑,垛堞处处,金瓦琉璃,高墙飞檐,巍峨壮观。http://sucimg.itc.cn/sblog/jMHwKDFrzpd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KnQ8aLH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E65unmA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En3a6mb
登上城墙,江边风光尽收眼底,怪不得人称“铁打的襄阳”,城墙要比荆州城的城墙厚实多了,可与北京城媲美。http://sucimg.itc.cn/sblog/jMHwIYXSwPE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IUztubv
http://sucimg.itc.cn/sblog/jMHwILRJAT4
站在城楼上隔汉水北望,米公祠就在岸边上。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它是为纪念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芾(公元1051年-1107年)原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曾任过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其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与蔡京、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米公祠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后改名米公祠。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ttp://sucimg.itc.cn/sblog/jMHG5ncwuK0
我和老伴是坐人力三轮车去的,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师傅拉着我们,在汽车洪流中,如小金鱼一般,游来摆去,技术娴熟,不一会儿就到了。http://sucimg.itc.cn/sblog/jMHGjBhwks4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j7E5L08
http://sucimg.itc.cn/sblog/oMHGlZ5jasn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laDoA6n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DhT2QBM
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桥高低错落有致、池塘内游鱼戏水,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苏州的园林。http://sucimg.itc.cn/sblog/jMHG80JxxCt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8FJUwuf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slRAU8p
http://sucimg.itc.cn/sblog/jMHGsuWedQ4
来到襄阳旅游,看到了诸葛亮广场上的塑像,记起了一定要去古隆中看一看。http://sucimg.itc.cn/sblog/oMHGJNUm4Ex
古隆中又名诸葛庙,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故居。位于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得名。在这个山峦叠翠,清静幽雅的小山坳中,蜀国一代名相诸葛亮出山之前曾在这里躬耕陇亩(说白了就是种地)长达10年之久。脍炙人口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和著名的《隆中对策》就发生在这里。多少年来,多少人到这里怀古凭吊,来看看这为后人留下的“古隆中”牌坊、武侯祠、三顾堂,来拜拜这位世间高人。这里群山环抱、松柏参天,景色颇为优美。现在的古隆中已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已建有纪念性建筑,到了明代又有了“隆中十景”:三顾堂、躬耕田、小虹桥、野云庵、六角井、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古柏亭、半月溪。建国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等众多景点,近年又在山顶上建了“腾龙阁”。http://sucimg.itc.cn/sblog/jMHGnE1pfyb
走进"古隆中",沿路而行,迎面见到的是一座古老的石牌坊,两边立柱刻有对联,上写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石牌坊的背面上方,刻有“三代下一人”五个字,牌坊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是隆中的主要标志。http://sucimg.itc.cn/sblog/jMHGFtX4FTb
在诸葛亮"躬耕陇亩"的水田旁骑了一回牛。http://sucimg.itc.cn/sblog/jMHGqd0kSVN
"诸葛草庐",是1987年重建的仿汉建筑,诸葛亮曾在此作《隆中对》,未出山而定三分天下,我来此只能装装样子舂舂米罢了。http://sucimg.itc.cn/sblog/jMHalGVejM8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lpQmZwg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DMbfBU0
隆中山里美风景。http://sucimg.itc.cn/sblog/jMHavjlwMIf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vvAYGXv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vOjkiRj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vFoqt0p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ie1YW94
武侯祠始建于晋朝(约361年),是祀奉诸葛亮的祠宇。http://sucimg.itc.cn/sblog/jMHa9VK3wKG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9GfpxHX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是纪念堂。转一张1941年的老照片,想必那时不见诸葛草庐,就拿它充数了。http://sucimg.itc.cn/sblog/jMHaQCEhaHD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Q6ZL8w4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QXvm4fL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Qip4Bqx
山坡上,林木葱茏,这里据说是诸葛亮时常抱膝长吟的卧龙冈了。冈上一碑,大书“卧龙处”三个字,诸葛孔明在此吟什么呢?寂寞山林、怀才不遇?既然想展雄才伟略大抱负,何必让刘备“三顾”呢?诸葛亮也挺能装啊。http://sucimg.itc.cn/sblog/jMHaLgVCwPN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LtntMCb
这口六角形的古井,据讲是诸葛亮隐居时用过的。井水很深也很清,不断有气泡从水底升上,可见是山中的泉水流入的。http://sucimg.itc.cn/sblog/jMHa7gUUEZj
新建的隆中书院。http://sucimg.itc.cn/sblog/jMHaIfF6zDW
http://sucimg.itc.cn/sblog/jMHaIPh4oig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隆中景色:“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这就是隆中风光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古隆中因为有了诸葛亮而闻名天下,才有了络绎不绝的访客,才让我们见到了这美丽的风光。http://sucimg.itc.cn/sblog/jMHLZGNDOgx
江边大桥上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大桥下小吃部、熟食摊叫卖声不绝于耳。襄阳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到处在拆除旧屋,改路扩路,一个新型的现代都市将出现在不远的将来,但城市管理的"软件"也要相应跟上,这算是我告别这座城市时的一点儿期望吧。http://sucimg.itc.cn/sblog/jMHLfA5U8Y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