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思

(2009-06-13 12:59:01)
标签:

追思

分类: 随笔

    罗老师的告别仪式上,看到了他最后的遗容,脑子里顿时闪现出他讲课时的举手投足,谈笑风生,虽已时隔多年却觉得那么近。。。而那天,我们虽近在咫尺,却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种巨大的悲痛,像蓄势已久的洪水一下子淹没了我的耳目。。。

    几天来,一种由衷的感伤,还会时不时地缠绕上来。。。

    今天休息在家,不经意翻开央视台历,又看到了罗老师昔日的风貌。双目炯炯发光,嘴角微微上翘,一副精干、自信的职业形象,我想这也是他留给我们所有观众永不磨灭的印象。而在我的记忆里,他留下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形象。记得多年前,在气象局那栋老的气象中心大楼里,我们所有气象主持人听了一堂罗京的课,这也是我为什么称之为“老师”的缘故。讲座的具体内容,说真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却还清晰地记得上课时,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声音特点,自不用说了,这是有耳共识的。而让我意外的是,传说中“华丽的声音外加一张不苟言笑的脸”的罗京,一点都不刻板冷峻,却有说有笑,亲切可近。

    说起那次讲座,我是第一次听,而要说罗老师做客气象局,那绝非是第一次。因为听我们天气预报的前辈们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最初的两三年,都是由罗京老师播的。就现在,在我们大楼下边的展板上,还能看到当年罗老师播天气预报的照片。

    时间如白驹过隙,从照片上不难看出,当年的罗老师和很多青年人一样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如今他成功地实现了人生价值,满载美誉与荣光的离去了。“生命与价值,孰重孰轻?”,因为罗老师的走,最近几天在人们中间引发了这样的话题。人生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然而,能抓住这有限的生命成就人生的又有几何?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而立之年的我明确不惑之年的问题还有些勉强,但我想,现实中至少在罗老师的内心已给出了他的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思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