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9【莱芜】走在齐长城上

(2017-05-08 17:23:58)
标签:

旅游

情感

图片


走在齐长城上

---锦阳关、东门关、磨池岭、道士帽子山、南栾宫穿越

 http://s11/mw690/001wdQMJzy7aXwJS5XI6a&690

 

齐长城历尽沧桑,历代文人墨客吟诵讴歌,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一本美丽的书画长卷。这几年,循着历史的足迹没少游览了齐长城,总觉得,莱芜段是齐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问问度娘告诉我,莱芜市境内的齐长城西起莱城区大http://s8/mw690/001wdQMJzy7aVGhakIvd7&690

槐树乡的芭麻峪村,东至和庄乡的荣科村,横跨大槐树、鹿野、上游茶业口和庄等5个乡镇,穿越后关、长城岭等大大小小28个村庄,历三平山、鸡爪顶、摩池岭、霹雳顶等9座高峰,踞天门关、锦阳关、青石关三道雄关,沿莱芜市北部边界的崇http://s7/mw690/001wdQMJzy7aVGiBXOm16&690

山峻岭,经大大小小224座山头,蜿蜒起伏百里之遥。2015年,曾和友友们一起从锦阳关向西,沿着齐长城的遗迹走过,而今天,群里则安排的是由锦阳关向东,沿着齐长城的遗迹,来一次锦阳关、东门关、磨池岭、道士帽子山、南栾宫的穿越。

春夏之交的齐长城,蜿蜒起伏,虽然墙体大多坍塌,但是山势险峻,依然非常有气势。长清和莱芜以城墙为界,可以想象,在古代刀兵相向的年代,长城两边的http://s7/mw690/001wdQMJzy7aVGkz0Oi56&690

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kX4sA64&690

http://s10/mw690/001wdQMJzy7aVGlhmzvb9&690

百姓或许是老死不相往来,而现在,城墙两面百姓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两面的植被很好,一片一片的梯田,所种的大多是一些经济类树木。从锦阳关一路向东,沿着齐长城的遗迹,先爬上了一个小山坡的顶上,往下一望,山南非常陡峭,山北是一处缓坡,长城遗迹在此消失。沿着崖边的小路向下走了一段,长城的遗迹又现。http://s12/mw690/001wdQMJzy7aVGmFJ358b&690

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n1gcQc4&690

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nku2we4&690

半山腰上,碰到了几个在地里干农活的老乡,问问路,他们告诉我们,东南面山坳里那一大片红砖瓦房的小村子是莱芜管辖的鲁地村,鲁地村隶属雪野旅游区,因址在齐长城南,属鲁国地,故名鲁地。这里的村民非常热情,他们告诉我,村东山顶突起的地方叫黄石崖。黄石崖往东北是磨池岭、道士帽子山,是莱芜和章丘的分界http://s16/mw690/001wdQMJzy7aVGoMI59ef&690

http://s13/mw690/001wdQMJzy7aVGpdIao5c&690

http://s1/mw690/001wdQMJzy7aVGpDYo820&690

线。告别这里的老乡,我们一路下行,来到了齐长城遗址的最低处,这里有一处关口,说是关口,其实就是一个发券的门洞,他没有锦阳关雄伟的气势,也没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当地的百姓告诉我们,这里人都称其“东门关”,虽然其貌不扬,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但是它却是有着2600年历史沧桑的一处关隘,2600年,在历史的凄风苦雨中,它一直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忠实的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去黄石崖,本来我们应该从长城的北面穿过东门关到鲁地村去,可是,由于我http://s11/mw690/001wdQMJzy7aVGs8pjYba&690

http://s3/mw690/001wdQMJzy7aVGsubp812&690

http://s11/mw690/001wdQMJzy7aVGsPfgS7a&690

们不大认识路,直接沿着长城遗址向东而去,所以非常遗憾的和黄石崖擦肩而过了。回来的路上听去过黄石崖的友友介绍,黄石崖乃莱芜第一险,它山势陡峭,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山上的石头都有些松动,坡度几乎是90度,到顶必须要用绳子进行攀岩,否则别想到顶。这是后话,沿着长城遗址走了不多远的距离,在走过一处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umloM84&690

http://s9/mw690/001wdQMJzy7aVGuIgVWc8&690

http://s2/mw690/001wdQMJzy7aVGv6vn3d1&690

狭窄的山体后,前面的地势一片开阔,半人高的衰草一眼望不到边,简直就是一处空中草原。听老驴说,这地方叫磨池岭。在山岭上,我们没有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场面,可是,从见到的这种石砌的放羊人的房屋,我们可以想象到,这里一定会有这种场景出现,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吧,我想,这里的牧羊人一定是http://s7/mw690/001wdQMJzy7aVGwWamab6&690

http://s12/mw690/001wdQMJzy7aVGxo64b6b&690

http://s6/mw690/001wdQMJzy7aVGxMwCh55&690

个富翁,要不怎么会投注这么大的精力搭建一处这么规范的“别墅”,这个居然是两进院落,在这山里也算是豪宅了吧,呵呵,开个玩笑。

磨池岭的东北面有几处山峰凸起,这里就到了道士帽子山。道士帽子山,处雪野镇鲁地村东北,从正西远望,山高耸形似道士之帽而得名,章丘人称之为南山寨。此山真乃天然屏障也,山虽不高,海拔700多米,但方圆10里无一比肩者,仰http://s6/mw690/001wdQMJzy7aVGzpNQhd5&690

http://s14/mw690/001wdQMJzy7aVGzHVTf1d&690

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zUIrqc4&690

头看,只见此山奇绝突兀,壁立百丈,四周万丈深渊,奇峰连绵,真所谓“鹰飞难度,猿愁猴怵”,齐长城到此因天生绝壁,悬崖陡立,屏障天然,无须再修,嘎然而止。虽然非常险,但是既然来了,那就爬呗!其实话说的虽然轻松,可是真的爬起来真有点难度!拦在前面的这座山峰,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只有一条缝隙可以一http://s7/mw690/001wdQMJzy7aVGC71Yic6&690

http://s6/mw690/001wdQMJzy7aVGCugctb5&690

http://s3/mw690/001wdQMJzy7aVGCRK8i72&690

人通过;一边是万丈深渊,稍不小心可能就会万劫不复。难怪老驴们一开始就说恐高的朋友一定要考虑好,不能克服的不要强求。我战战兢兢的向上攀爬着,听前面领队聪哥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说是前边断崖太险,如果感觉不行,建议大家回去,可是上来不容易,爬到一半回去就简单吗?罢罢罢,硬着头皮往上爬吧!费了好大的劲上去,向下一看,果不其然,这里是一处断崖约有三四米深,崖体直上直http://s6/mw690/001wdQMJzy7aVGEPwiNf5&690

下,前边的友友早已栓好了绳子,下边还有接着的,还好,在几个强驴的帮助下,大家顺利闯过第一道山岭。真的要感谢聪哥、自由军、红杉树、半截老人还有兵人,一直等了很长时间才把落在最后的“小五”父子俩安全送过去。回头再看这道山峰,笔直如刀切,如果没有领队的鼓励和大家的帮助,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胆量攀登。在看看山下的齐长城,到山南而止,接山崖为障,山以东巨崖绵延几里,长城从山腰逶迤而去,山顶远望十分明显,雄浑壮观。
   
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由于视角所限,刚才觉得这座山或许就是道士帽子山了http://s5/mw690/001wdQMJzy7aVGHlp4g74&690

,可是,抬眼看看前面,前面的山更高,或许这座山就是道士帽子山了吧,可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去一看,前面的这座山才好像是道士帽子山。算了吧,时间不早了,先吃饭再说,可是山顶上无树荫,头顶毒花花的日头,屁股坐在暴晒后的石头上,这个滋味真的不好受,尽管有一丝清风,仍然汗流浃背的,虽然饥肠辘辘的,但是胃口却不怎么好,吃不下去。补充点水,休息一下,准备鼓足余勇向道士http://s10/mw690/001wdQMJzy7aVGK6d6159&690

http://s16/mw690/001wdQMJzy7aVGKtOgLcf&690

还真的不敢说,毕竟这一行20多人的队伍年龄结构、体能状况、身体条件各不相同,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不敢想了,此行有点庆幸,没有遗憾。

慢慢地下到长清的南栾宫村,已是下午四点多了,上车回家了。在路上,我突然想,今天,循着历史的足迹走在齐长城这激情澎湃的乐章里,我们犹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沟壑之上,在这里,我们用心聆听了那每一关、每一墙都在诉说着的无数动人的故事,眼前幻化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沙场点兵的壮烈场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