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鸿雁,向南方!

(2012-10-17 20:05:37)
标签:

宋体

鸿雁

中原文化

马头琴

情感



鸿雁,向南方!

 

无意间听到了一首歌----《鸿雁》,是一个蒙古汉子演唱的,当乐曲刚刚想起的时候,我的心灵就好像是被震撼了。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有一种无从言表的情愫在里面穿插、激荡、交融、翻卷,继而,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听觉、感官及心房。曲调悠扬、优美感伤,琴音低回婉转、悲壮深沉,马头琴下,流淌出的那种难以述说的音符,在不时地刺痛着我的心。在这个秋雁南飞,秋夜凋零充满感伤的的季节,这首歌,一遍遍地听得我落泪。

说实话,听腻了都市庸俗市侩功利的音乐,对那些依依呀呀矫揉造作嗲声嗲气的所谓流行乐有一种天然的反感。http://s10/mw690/52fc7515gcc401e005b4c&690总想听那些如侗族大歌、羌族酒歌、蒙古长调等原生态充满着清香气息的音乐来让自己“耳暂明”。说起蒙古人的长调悠扬,西藏人的高歌嘹远我确是喜爱有加,这些都是近年来越来越令我着迷的音乐元素,这些民族质朴醇厚的音乐天赋,实在比中原文化更优美更抒情。春秋以来,中原文化虽有孔夫子整理出的一套音乐教育体系,所谓诗、书、礼、乐,但随着儒家思想日益成为显学以致最终被统治者用来治人愚民,汉族人的情感日趋含蓄典雅,讲究中正之音,合于中庸之道,早熟得在千年前就把丰富的内心世界遮掩住,歌可以比,可以兴,但不可以直抒情怀与心臆,人为的把复杂细腻的感情,压缩于微言之间,让人捉迷藏式地去揣测。与这些偏远民族的音乐比起来,倒真的不如猿鸣三声泪沾裳式的自然天籁之音听得贴近心灵了。

    从藏族的《青藏高原》到蒙古人的《鸿雁》,这些生活在高原或草原上的人们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开阔优美的境界!想来,是由于他们生活在辽阔旷远、人烟稀少的偏远之地,人们得以直面雪山和苍天,灵魂才在一天天艰苦修炼中达到出家人般的纯洁而豁达吧,才能歌唱出如此美妙的声音。生活在都市中的被工业化产业化包裹的人,实在需要这高原上吹来的清风。洗洗耳根,涤荡灵魂,祛除一下身上沾满的铜臭味。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你听,马头琴那独特的曲风,似来自于遥远天际的颤音,在如梦如幻里、恰到好处的演绎着秋黄草枯,萧色漫卷。曲子在颤颤地流淌,一种无以表述的凄凉、沧桑,和谐、凄艳,让我的心灵也和着乐曲的音调一起颤抖、一起旋回、一起魂化、一起缠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执着的定力
后一篇:夜来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