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权
(2009-08-29 20:37:26)
标签:
教育育儿班主任家长张琳琳多幕剧 |
批评权
第一幕
9月1日上午8.30
DY学校门口,学生和送学生的家长互相打着招呼。
此时大门打开,学生鱼贯而入。
家长A:(对家长B)老兄,送孩子来啦!怎么样?孩子在假期学习吗?好管吗?
家长B:还好,就是太让人操心,你呢?
家长A:别提了,不学习,不听话,假期作业也好像是没有做完呢,当下的孩子真是不好管啊!
家长B:就是,唉,在家还不如在学校让老师管着呢!有时家长说了也不听。
家长A:就是,这个假期孩子不听话,我批评他,有时还和你犟嘴,直想打他,小树不修不成材!
家长B:哎,听说教育部下发文件给了班主任了什么“批评权”?
家长A:听说了,简直是放空炮,班主任不能批评学生那还叫什么老师,简直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家长B:就是,就是……
第二幕
上午9.00,学校铃声响起,悠扬且温馨。
学生在教室里看电视,听校长训话,开始开学第一堂课,称全体师生大会。
画面出来
D校长: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节课,首先祝你们学习快乐,新学期进步!下面我就新学期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大家说说。首先是……
画面转场,镜头到各个教室老师和学生在听校长作报告,教师表情严肃,学生不时有小声对语。
……
……
接前面校长作报告画面
D校长: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件重要规定,今年暑假期间,教育部向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其中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以后,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大胆的批评,学生要接受批评……
画面转场到学生(面面相觑)……
画面转场到班主任(脸上略显尴尬,抽搐了几下)……
D校长报告完毕。班主任站起。
班主任:同学们,下面我们召开开学后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我想,让你们好好学习的话,老师和家长不知苦口婆心的说了多少遍,我就不再说了,全靠同学们自觉,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讲一讲,并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在讲台上转过身子,用粉笔写了三个大字:批评权)
班主任:同学们,教育,顾名思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传道、解惑,更应有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及时规范和纠正。可见,批评是老师天经地义的权利,是老师该尽的职责,班主任尤其如此。今天,我们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下看法!
学生偷偷看着,低着头,不知所以状。
班主任:张琳琳同学,你是班长,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张琳琳:(站起)老师,请您原谅,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好,但是我想,老师教育学生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几千年约定俗成的,不是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吗?老师如果对学习所犯错误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这是谁愿意看到的结果呢?!
一男学生(举手)
班主任:李冰同学,你说!
李冰:老师,我感觉这是小题大做!这似乎显得多此一举,老师的批评权还需“授予”,此举实在荒唐。
(另一戴眼镜男生站起)“老师,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班主任:哦,董斌同学,你有什么高见,你可是我们班的“理论家”啊,呵呵。
董斌:老师,我感觉,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究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从知识分子被指为“臭老九”的年代起,随着商品经济潮席卷各地,金钱至上、利己主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膜拜,教育产业化使得学校、家长、老师一味追求“高分”“高录取率”,忽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家家一个独苗”使得家长溺爱孩子,家长、教师教育分歧、矛盾屡见不鲜;国外流入的民主、人性化的教育观念不能为正确利用,从而导致现有教育模式成为“四不象”等等,所以导致“家长又不配合,教师难教、学生难管”的不正常师生现象。老师,您放心,我们是您的学生,我们听您的,如果我们有了错误,请您大胆批评,不要有顾虑!老师,我们相信您!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全体学生集体起立,向班主任深鞠一躬,班主任眼里噙满泪光)
……
第三幕
上午10:00,多功能会议室
全体学生家长慢慢进入
校长和几个教师做在主席台
家长A:(对家长B打招呼)老兄,刚才出去了
家长B:没有,找了几个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还要让老师严格要求啊!
家长A:是啊,我们能管孩子哪一会儿啊,对孩子不能溺爱,就是不成材也要成人!
家长B:对、对、对……
麦克风响起,传出主持人的声音
“各位家长,请不要说话了,下面开始开会,首先请我们学校的D校长给大家讲话,大家欢迎!”(掌声)
D校长:家长同志们,大家好,首先祝你们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下面我想就新学期我应该注意的事项给大家说说……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件重要规定,今年暑假期间,教育部向各省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一份名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其中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以后,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大胆的批评,学生要接受批评……(喝水,顿了一顿)……教育部作出的这项规定,至少说明如今在中小学,批评学生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轻不得,重不得”,成为挂在班主任口中的顺口溜,轻了,学生不当一回事,重了怕出事情。在“赏识教育”之下,孩子听不得“不”字,只能听的赞美、表扬、鼓励声。另外请家长对学校教育不要过度干预,要理解老师,配合老师把孩子管好。一旦老师与家长就学校的教育方式发生分歧,不要动不动就认为老师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动不动就会告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到媒体报料为要挟,希望大家理解……
家长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后,会议主持人宣布散会……
散会人群中
家长A:这种权利,是教师职业和班主任岗位所赋予的,可以说是教育工作者的天然职责,根本无需通过规定来确认。真是有点扯淡,瞎耽误功夫!
人群中有几人附和……
第四幕
晚7:00,会议室,教师例会
全体教师互相打着招呼
D校长:老师们不要说话了,下面我们开始开会,今天的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贯彻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文件,我希望老师们认真听,好好体会……下面我听一听老师们的看法!
教师A: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高尚的,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只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竟是“违规”!今天老师的批评教育权竟然也“被规定”,连管孩子都不能了,真是一种无奈、辛酸、悲哀齐齐涌上心头。如果说是像有些人解释的那样,这样规定是为了提醒教师注意把握批评尺度,那就让我们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就是了,还规定什么“批评权”?!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还发什么文件?语焉不详,一头雾水!想想当年的我们,正是听着老师的教诲,正是一次次善意的批评,才健康成长到了今天。这样的说法其实很不负责任!
教师B:班主任有“批评权”,其他课任老师和校管人员有没有批评权呢?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其他老师能不能批评、呵斥、制止呢?我想当然也是应该的。现实中,学生在其他课任老师课堂开小差、捣乱,或者在课外违反校风校纪,难道还非得等到班主任过来才能批评约束?但文字上只是授权班主任可以批评,并没有明确其他教育者的权利,如果家长一定要钻牛角尖的话,恐怕在法理上还未必说得过去。
教师C:授予“批评权”还不如授予老师“副家长”这个称号!这样管学生踏实!呵呵(有点戏谑、无奈)
……
……
……
……
墙上钟表滴滴答答,晚10点,教师办公室灯光依旧亮着,教师依旧在批改作业。晚10:30,教室熄灯,伸一伸手,扩一扩胸,到学生宿舍……
(操场,打球声)
教师:是谁还在打球啊,抓紧休息去……
(宿舍,学生说笑声)
教师:是谁还在说话,抓紧休息……
(学生宿舍熄了灯,教师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乐响起:)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