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凡胎 皈依三宝
(2011-09-01 10:43:26)
标签:
肉眼凡胎皈依三宝佛教杂谈 |
分类: 往事 |
“肉眼凡胎”来源于佛教用语
“肉眼凡胎” 是一个成语,意思就是尘世中平常的凡夫俗子,因此又写作“肉眼凡夫”。
“肉眼”这个称谓来自佛教语言。佛教有五眼之说,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即肉身之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明不见暗,后人就用肉眼来指俗眼,比喻短浅的眼力。天眼又称天趣眼,能透视六道、远近、上下、前后、内外及未来。《大智度论》载:“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无不能照。”慧眼指上乘的智慧之眼,能够透视过去和未来。法眼是指菩萨为度脱众生而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佛眼当然就是佛具备的眼力,佛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故称“佛眼”。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人称“诗佛”,一生崇信佛教,在他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写的碑文《能禅师碑》中,讲述了慧能大师接受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后,因担心衣钵被抢而南下岭南,潜藏十五年后方才公开露面的场景。这一天在广州法胜寺,印宗法师登坛讲《涅槃经》,慧能大师借机讲法,折服了印宗法师,印宗法师叹道:“化身菩萨,在此色身;肉眼凡夫,愿开慧眼。”反过来拜慧能大师为师。此后,慧能大师开山传法,成就了一代大师的伟业。印宗法师谦虚地自称“肉眼凡夫”,希望跟随慧能大师学习,以开慧眼。从此,“肉眼凡夫”和“肉眼凡胎”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
佛教中的“皈依三宝”指的是什么
文/南 晨
(文章源自《文史博览》,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