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教学的几点策略(刘永利)
(2010-10-26 16:28: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 |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乘法口诀是学生解决乘法运算的重要钥匙,因此,乘法口诀的教学可算得上是乘法计算教学的奠基石,是教学的重头戏。通过表内乘法的教学,让我感受到以下几点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1、把握教学起点,抓住教学关键。
对学生教学起点的把握,不仅是要掌握学生已学了什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多少认识。在上课前我了解到,有许多学生能熟练地背诵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但并非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算理,因此课前我把理解乘法的意义确定为学习《表内乘法》的关键,把这一知识点定为单元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结合具体的事例,写连加算式,并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加数相同,并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会表达"几个几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写,不断地强化这个数学模式,确保每一个学生理解算式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理解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2、理解口诀来源,掌握口诀规律。
掌握乘法口诀的规律是背好乘法口诀、用好口诀的前提。教学中结合情境图,通过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让学生经历编制2~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乘法口诀来源,掌握口诀的一些特点,如小数在前面,大数在后面,还有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在检验学生的口诀时渗透两个乘法算式、用加法计算等一些基本知识。
3、自主探究口诀,合作交流反馈。
教学6、7、8和9的口诀教学前,我考虑到“学生已具有编2—5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 于是设计课前小研究,放手让学生当小专家,自己研究编制
口诀,然后交流反馈。学生兴趣浓厚,很快将口诀一句句编出来了。下面是《9的乘法口诀》课前小研究。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
乘法口诀 |
9 |
( 1×9=9 |
|
9+9= |
( |
|
9+9+9= |
( |
|
9+9+9+9= |
( |
|
9+9+9+9+9= |
( |
|
9+9+9+9+9+9= |
( |
|
9+9+9+9+9+9+9= |
( |
|
9+9+9+9+9+9+9+9= |
( |
|
9+9+9+9+9+9+9+9+9= |
( |
|
诀的过程,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从而达到有条理地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好习惯,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面对学生对所学口诀有所了解的现实,教学的侧重点我放在口诀的理解和记忆上。简单枯燥的死记硬背,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口诀中存在的规律,让学生利用上下句对比记、用加法算、手势等方法去巧记。利用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课堂上跟学生开展对口令、开火车、小组比、过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勇于挑战的欲望。这些充满童趣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2~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与记忆。在享受游戏比赛乐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不怕困难的坚韧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