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人纪实散文【真爱,可以跨越生死】

标签:
长春人情味生死相守特殊的婚礼15天真情与大爱情感采薇人/文 |
分类: 秋日私语{散文·随笔) |
真爱,可以跨越生死
采薇人/文
——我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叙说这个故事,但我深信它不仅能够感动了我,感动了整座城市,也必定会感动所有心地向善的人们。
长春,是一座极富人情味的北方城市,时不时的,总会传出一些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事情来。
3月28日上午,并非是节假日,昨日刚刚下过一场大雪的长春,路人们停下急匆匆的脚步,将视线投向一列长长的婚礼车队。那车队很特别,不仅是里面混杂着自动编入的各种车辆包括许多出租车,更是因为那打头扎花结彩的婚车,竟是一辆车身上写着长春圣心医院的白色救护车。
救护车里的新娘名字叫丽娜(化名),一位来自黑龙江双城农村,15岁就出来打工,如今芳龄29岁、却身染重病的癌症晚期患者。即使在婚车上,她仍然需要医护人员陪伴,仍然打着吊瓶、离不开氧气。此刻,她依偎在轮椅上,望着久违了的窗外,用一颗感恩的心承接着路人祝福的目光,脸上绽放着难得的笑。
她要感谢圣心心脑血管医院。是这家医院伸出了援助之手,收治她入院,给了她单独的病房,还为陪护的家属开了一个房间,免去了全部医疗费用,甚至连办理入院时交的3000元押金也都全部退还了她。她要感谢吉林省肿瘤医院的专家,是他们专程来到病房为她免费义诊。她更要感谢大刚(化名),尽管命运多舛,却让她在生命最艰难也是最后的时刻结识了这位爱心不渝、相约生死、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好男人。是大刚给了她最无私、最深沉的爱,赋予了她与死亡抗争的勇气,让她完成了人生中最大也是最后的美好愿望。
坐在她身旁、着一身新装的大刚,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丽娜。她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尽管时日可能不多,但毕竟让心爱的人幸福了一回。
大刚,这个来自吉林省敦化在长春发展的多情汉子,长丽娜2岁。他与丽娜是无意间在小区业主的QQ群里偶遇的。相识之初就已经得知心上人患了不治之症,但既然相爱了,就要敢于担当,就要不舍不弃,就要生死相守。他坚信:“幸福就是把握和珍惜现在。”
他要感谢这座城市,感谢圣心医院和所有关心及帮助过他的人,包括理解和支持自己、从家乡赶过来一直在医院里默默陪护丽娜的母亲,还有《城市晚报》那些鼓励自己、见证和记录着生死之恋的记者朋友们。是他们让一对儿恋人在最艰难的时刻披上婚纱,步入了梦幻似的婚礼殿堂。
为了拍婚纱照,大刚曾背着病重的丽娜去摄影楼。被感动的派尼尔婚纱影像馆经理,打破惯例,带着人与设备在医院的病房里搭起了特殊的影棚,为他们免费精心摄影和制作新婚照,并提供了结婚礼服和婚车装饰;丽娜说,她想有个新房,哪怕只住上一天也行。本来为了给丽娜治病,大刚已经悄悄卖了母亲买给自己的那套70平米房子,为了圆梦,他将剩余的钱取出来,选了一个50平米的二手房。房东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在没有结清房款的情况下,就将房门钥匙交到了大刚的手上;医生说,丽娜的日子不多了,为了和生命赛跑,吉柴医院院长刘广富先生主动承担了新房装修的全部费用,长春富红装饰公司李向红经理带领员工出工出力,义务奉献。智成家和木业公司的徐经理带领工人连夜为新房赶制家具,嘉美照明灯具店赠送了装修所需的全部灯具和开关,中会石材免费提供了石材、水盆和电磁炉,欧亚奥特莱斯店为新人提供了床品和炊具,九州涂料公司送来了沙发和床垫。80多岁的高大娘送来了两床自己一直没舍得盖的新被褥,还有人送来了电视,送来了地毯……原本估算最快需要一周的装修时间,仅用3天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布置成了漂亮的新房;为了解决婚礼用车,《城市晚报》志愿者协会361车队和长春平安车队几十辆出租车扎着大红花加入了婚礼车队,负责免费接送宾客;为了使婚礼更加有序和精彩,达兴学校老师带领40多名学生为婚礼进行礼仪服务,百泰首饰店的经理为新人送来了结婚用的首饰,蔡红娟老板为他们的新房亲手挂上了新娘最喜欢的粉色窗帘,厨具店老板为他们送去了新婚用的厨具;众多志愿者侯等在新房外的红地毯旁夹道欢迎。大家互不相识,但彼此间似乎并不陌生。春潮,在长春涌动。
“还需要什么?我来办。”无数个爱心电话,像那漫天飘飞的雪花一起涌来,打爆了热线;无数个关怀使这个乍暖还寒的城市,人心比炎炎夏日还要滚烫。
“一直以来,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奇迹,但是在丽娜再次发病住院后,我太期望奇迹出现了……这几天,一涌而来的爱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奇迹。长春的好心人给了我太多的感动!这是我从来没敢想过的。这几天,我一次次地被感动。”这是大刚写给好心人的信,是他的心里话。
“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一首歌在空间回荡,一双双眼睛注目着从救护车上下来的那对新人,不间断的掌声献给这难忘的场面。新娘坐在轮椅上,挂着氧气袋,头上覆盖着红色的面纱,新郎推着轮椅在铺在雪地上的红地毯上行走,如同雪映梅红,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定无悔,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爱和生命的无限希冀。他和她的头上、肩上,还有入春的地上撒满了无数祝福的花瓣。
新房里,《城市晚报》总编辑助理受两位新人之托致辞,新郎轻轻挑起新娘的盖头,新娘的脸上早已被泪水打湿,一行热泪映射着幸福的光辉。夫妻俩在红色的印模上印上了那一对生死相依的深深印记,盛满香槟酒的高脚杯在祝福声中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本是互不相识的人们,见证了一场真爱与坚强刚柔并济的婚礼。
考虑到新娘的身体状况,这一天他们并没有留宿新房,下午就回到了医院病房。新娘感觉有些累,但心却快乐着,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在一汽工作的热心市民左先生,当天找到大刚,表示自己愿意出资请郑州的一位中医来给丽娜看病。那位中医果真乘坐飞机来了,小两口内心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表示不再接受任何捐款,并在新婚的第二天就捐出了手中所有的善款。大刚说很感谢大家,但不会再接受捐款,因为有许多人更需要这些钱。他说,等丽娜病好了,他会带她去重新度蜜月,还会去做义工,用今生的时间去回报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四月的长春,天气开始转暖,积雪化了,天空分外的蔚蓝,树枝开始冒出充满生机的嫩嫩绿芽。然而,丽娜的病情却在急剧地恶化。10日晚上,那是丽娜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夜幕中的星星很亮,人间的这颗星却要即将陨灭。那一晚,大刚的眉头紧锁从未打开。那一晚有位始终陪同在医院的记者在微博上写下了让人心痛如焚的话:“那一夜,我守候在医院,不为采访,也不为报道,只为凝望他们最后的相守……”
大概是意思到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10日的傍晚,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的丽娜突然清醒了许多,她要做最后的闪亮,像夜空中那颗滑落的星星。她挣扎着坐起来,要大刚为她洗头和擦身,并坚持要穿上送终的衣裳。这身蓝色的T恤和长裤、外套都是她最喜欢的,但她舍不得让大刚买,她知道那会花去大刚一个月的工资。但如今,她执意要穿上大刚坚持买下来的这身衣服,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丽娜心里倒平静了许多。
“老公、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丽娜瞅了瞅掩泪出去的婆婆,对大刚轻声却字字如钉地说:“老公,你要照顾好妈,咱妈不容易。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找个好人陪着你走完人生。老公,别哭,我戴的项链和戒子你都留下吧,还有你要剪下我的一绺头发,睹物思人,我会永远守在你身边。”夜里,丽娜吃力地睁开了双眼,巡视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没有言语,只是对着每个人轻轻地点头示意,她要拼劲最后的力气,记住每一位爱她、帮助过她的人;完成了一个彼此的承诺,她在向这个多情温暖的世界做最后的诀别。
次日中午,一直处在深度昏迷中的丽娜停止了呼吸。一位仅仅新婚15天,还没有来得及在新房住上一夜的新娘去世了,告别了这座最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告别了她最爱的大刚,告别了所有关心和给予她帮助的人们。殡仪馆的车来了,医院门口聚集了许多前来相送却不曾相识的市民。在这座城市,许多时候、许多事情是不需要相识的,只要需要,只有同情,爱心就会燃烧,就会相通与聚集。长春圣心心脑血管病医院李敏夫院长流着泪嘱咐医院再出一台救护车,跟随在殡仪馆的灵车后面。这台救护车半个月前曾扎着红花为一对新人做过婚车,如今却戴上了白花,成了送行亡灵的丧车。李院长和几名医护人员上了车,他要和圣心医院的同事们送丽娜一程。一座城市在为逝者送行,留下的是对生命的拷问。
在长春人文纪念园颐安苑,大刚扶棺而泣。隔着那层阻断阴阳的玻璃罩,大刚的手颤抖着,心在泣血。他想一遍遍地抚摸爱妻的面颊,幻想着那张脸能再一次对自己绽开微笑,那双秀目能张开再一次看看这个世界,然而,除了滴在棺盖上自己冰冷的泪水,再也无力回天。“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可山棱犹峻、曲河还在,天地未曾合,人却成永隔。
一群白鸽带着哨音掠过蓝天 ,像一片瞬间飘逝的云。春天来了,她却走了。对于29岁的女人来说,她是不幸的,疾病过早地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对于寻到爱的她来说,丽娜却又是幸福的,毕竟圆了她期盼的梦。有那么多人羡慕她,因为她得到了矢志不渝的爱,得到了整座城市的爱。她的心虽然停止了搏动,但一定感受到了人间社会的温暖。
大刚与丽娜的故事很短,那个印着一对新人手迹的信物摆放在人去楼空的新房,尚未落上岁月的灰尘;大刚与丽娜的故事很长,可以让人一生一世的咀嚼,品味不朽的情爱。它用15天的婚期,让整座城市见证:爱可以跨越生死,人间有大爱和真情。
我甚至坚信,爱既然能感动人间,那么爱也可以带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