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人散文/摄影【四亭桥观雪】
标签:
散文摄影四亭桥春雪休闲原创/采薇人 |
分类: 秋日私语{散文·随笔) |

四亭桥观雪
采薇人/文
这是关东入冬以来的头一场大雪,下在早春二月,下在雨水之后。揣着一份对雪的厚爱和重逢的喜悦,我顶着寒风,去南湖四亭桥观雪。
四亭桥跨湖而立,坐落在南湖的西北侧。白色大理石构建的曲桥,连接着四座小巧玲珑的红亭,典雅而别致。这四座亭子,分东西南北,各踞一角,无论冬夏春秋,都不失为观景的绝佳去处。
风若鞭,雪如烟。站在四亭桥扶栏观雪,只见那漫天无遮的雪急匆匆而降,在风的助推下,如万千飞蝶,搅动着整个天地。视觉在雪中朦胧起来,看不清远处的景象,连平日清晰可见的湖心岛,也像海市蜃楼一样,变得虚无缥缈,梦幻模糊。这是一个雪的世界,掩埋了整座城市和它周边的乡村。
原以为这么大的雪,不会有人出来游玩。没想到雪的迷蒙却擦亮和点燃了人们压抑一冬的心情。冰雪湖面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人们在风雪中尽兴。孩子们堆起了雪人,年轻的爱侣在雪中漫步,还有的人索性躺在雪地上打起滚来,他们在用各种姿态、同样的激情与久违的雪亲近。
密集的雪花,随着疾风,斜穿四亭,敲打在我的身上,钻进我温热的怀里。这让我忆起韩愈的那首《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想那江南,此时应是万木扶苏、桃花含苞、春色满园了吧。那曾经落红香肩、粉嫩如雪的樱花,是否也在与这塞外关东的瑞雪一起遥相纷飞、飘舞婆娑、共醉天涯?
天色近晚,雪还在下着,急匆匆,意切切。真有一种“大雪直疑埋地尽,落地三尺似无声”的气势,像是在补偿大东北整个冬季无雪的缺憾,像是在呼唤一个新春的到来。
雪,一昼夜的纷纷扬扬,终于在次日清晨停止了她的脚步。我和朝阳一起重登四亭桥,为观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景象,为赏这“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这场雪好厚、好纯、好滋润,静静地躺在湖面上,睡在视野里。东面的湖心岛,像是镶嵌在白玉中的一颗靓丽翡翠,闪动着她内在的光芒;南面隔岸相看的白桦林,在阳光的笼罩下,镀着金黄,像是耸立在雪地上的一座宫殿,耀眼辉煌;而西北面的石拱桥在雪的映衬下更显得端秀,他正在俯瞰那片荷塘,张开耳洞,细心地辩听着冰雪之下那春藕的悉悉萌动和蛙的阵阵轻鸣。
湖面上有人放飞了风筝。那橙红色的风筝在蔚蓝与洁白的天地间尤为夺目,像是从湖心中升腾起来的一轮鲜红太阳,让人心中暖暖的,刮过了一阵温热的风。几只麻雀在湖畔的林木底下觅食,积雪让他们变得勤奋;一只松鼠在树枝上跳跃,抖落了几束琼花;湖畔的雪地上,印着被风雕刻的雪线,那是被风亲吻过后的痕迹;而那排隐约在白雪与松树之间的红荆条树,为早春涂抹上了一笔难得的艳丽。一位在巴西工作的台湾人,把手中的相机递给我,礼貌地请我为他照个像,他是特地从上海飞到这里来看雪的。北方的雪同南方的樱花一样有着它的吸引力,更何况是对那些异乡远客。地域的不同,造就了各自独有的魅力。
凝视中,我忽然发现湖畔的那片柳树林枝条依稀返青发绿了。那团浅浅的绿,有些像水墨晕染开的丹青,淡如薄烟、似有似无、却又真实存在着。是雪的映衬让我在树尖上读到了春的消息,看到了春在雪地中的甦醒复活。生命总是在逆境中得以萌生,希望总是在坎坷中重现光明,而人们也总是在迷茫中得以大彻大悟。
雪,一场迷蒙浩渺的二月雪,让我牵手一个萌动多情的三月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