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公交车惹的祸
采薇人/文
报载:长春公交新购进的20辆新车仅上线十天,就有半数以上趴窝,致使265运营线路受到严重影响。
如果你是长春市民或来此办事,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行走在长春街路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公交车尾部喷出浓浓的黑烟,这是未能完全燃烧的燃油造成的尾气。它不仅让行人掩鼻,极大地损害了城市形象,也严重污染了空气和环境。
265线路这20辆新车,是今年11月18日才上线的。上线后车辆相继曝露出许多毛病,不是发动机启动不了,就是离合器失灵、电瓶结冰、防冻液丢失,即使能启动的发动机也烧机油。20辆车,最少时只有6辆上线。承包人和乘客都叫苦不迭。
一位车主好不容易东借西凑地用30多万元承包了一辆265路车辆,新车到手就发现这河南生产的车毛病多多,更换发动机后,行驶不到5公里,又出现新的毛病,新车进修配厂“住院”了,他也急的犯病住院了。
为什么一个全国卫生城、文明城,总是进这种烂货?作为汽车城的长春,难道自己的一汽就不能生产吗?即使进外地生产的车,难道就不能很好地考察和把关吗?是什么因素将这些问题推给长春市民和承包者?政府有关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是到了该好好介入和整治的时候了。
笔者曾与某线路的汽车司机唠过,他所在的这个线路公交车尚未到更新年头,可车早已破旧不堪,坐着都觉有损长春脸面。司机说,换车时上头统一订购,我们付款,一般都是质次价高,个中的猫腻大家心知肚明。
司机的话当然不好考证,但从外地来长推销商那却可略知一二。笔者今年春季曾去南方,返长途中遇一大巴和中巴车辆的推销人员,唠了一路。他已经在长春做这种生意好几年了,可以说轻车熟路。他除了向笔者要去已用过的车票,说回去可以有两个地方报销外,还抖出了推销车辆过程中的一些猫腻,当然少不了高额的回扣。
当今的社会,公家出钱买东西给个人回扣已经司空见惯,几乎成了成交的不变法则。而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质次价高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肥了少数人的腰包,却给政府开支、百姓生活,甚至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和破坏。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风气、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恶劣影响。
265路这20辆车究竟是怎么回事,笔者不清楚,所以也不敢轻言。但这件事确实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希望有关部门就此展开调查,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除了购车部门,那些负责检车、负责环保、负责监督的人难道就没有责任吗?但愿长春的街路上不再冒黑烟,但愿265线路的问题今后不要在其他线路上发生,但愿有关部门能给车主和全市人民一个满意的负责任的交代。
2009.1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