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2010-08-10 21:14:04)
标签:
比热容物理量食用油板书水的质量教育 |
分类: 教研教改 |
比热容的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m、温度的变化量Δt、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是整个教材的难点。那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根据生活中的问题自学,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头脑中对本节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展示预习题等环节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最后深化应用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温度计、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水和食用油、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等,投影仪
教学过程
:
1、提出问题①:烧水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鼓励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中发现问题,养成自主质疑的学习习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相同条件下,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所用时间长,即烧水所用时间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有关;(教师对善于观察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得出并板书结论:水的质量越大,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就越多,所以烧水所用的时间就越长。②展示“海滩”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同?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也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坚信物理来源于生活,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陌生,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
2、小组探究:质量相等的任何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都一样多吗?预习课本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明确将要探究的课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后,小组成员交流评估方案,讨论出科学、安全、可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器材,装置图,实验表格和实现变量控制的方法: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用规格相同的热源等。然后,各小组按最优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这一步是扫清障碍,解决难点的关键,所以要求组长根据组员的特长合理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安装实验装置,观察,读数,记录都由专人负责,这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动手并适当引导,选一组数据投影在屏幕上,让其他组评估,找出优点和不足,使同学们一起借鉴,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让学生先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然后经同学间的交流评估,汲取每个组的亮点,找出最佳实验方案,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取长补短,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小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小组展示:尝试得出探究结论,并且要理解为什么要引进比热容的概念。学生分析信息并板书实验结论:㈠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时间)升高的温度不同;㈡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既不同物质吸热能力是不同的,学生分析:为了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我们引入“比热容”这一物理量。(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新的物理量至关重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领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思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4、小组展示:什么是比热容?其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学生板书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分析: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所以说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这是新课程目标之一。所以课堂上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只有自己经过深入思考获得知识才是最有效的。]
5、分析比热容表:分析“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中的数据看有哪些发现。“水的比热容大”什么意思?想一想,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并尝试分析。学生板书并补充各自的发现、教师加以表扬,并鼓励他要善于根据信息发现问题和结论。水的比热容及其物理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表格、图片、实物等方面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新课程注重的必须培养的能力之一。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有所发现,尤其是“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要点,不只要让学生知道,还要深刻理解,为后面学习比热容的应用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