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始 终 没 有 消
除 的 误
会
这单业务和其它业务本来并无二致。
清晨营业不久,来了一位客户办理存款业务。来者瘦高个,中分头,一副金丝眼镜耷拉在鼻梁上,活脱脱旧社会里的店堂掌柜,后来听说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协办员,姓冯。
“四千八百元整。”票面还算整齐,吕俊很快清点完毕回复道。
“不对,是五千吧?”老冯顿生疑惑。
“那您再复点下。”说着吕俊准备把钱往出递,并把桌上的零碎物品翻拨了一下,好让对方看得更清楚些。
“不用、不用!”老冯坚决地摆着手说。
吕俊又仔仔细细清点了一遍,待办结其他手续,把存单递给老冯。这,便给以后埋下了误会的种子。
下午,老冯又来到营业室,问上午的钱款对着没有。
“对着呀!您不是当面嘛!”
吕俊和同事一脸诧异。面对老冯离开时的疑惑重重,大家都感到莫名其妙。
数天后的一个班末,老冯又来到单位,约吕俊独自聊聊。当然,还是两百块钱的事!刚开口便许诺吕俊若能够承认此事,愿意拿一百块钱表示酬谢。吕俊一听火冒三丈,这无异是对职责的践踏和人格的侮蔑!但很快就强忍怒火,建议再好好回忆下,然后回家再认真询问家人,尤其是孩子。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不悦而散。
事情本应至此。老冯和单位一同事是远房亲戚,又托来打听,待同事向双方了解,弄清事件原委后,拍着胸脯替吕俊打起保票来。老冯一看亦无它法,只好作罢。同事随后说起此事,吕俊那可真是一个感动哪!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书写。而品行是用平常的一言一行铸就的,只是越用心越真诚就越闪光,在紧要处又显得弥足珍贵,千金难换!
从事件情节来看,其中也必有蹊跷。大多误会终会随着时间而真相大白,但也不乏少数就像打实的死结,终归也不能解开,有如历史上诸多的冤假错案。真诚、善良终归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尽管我们心存美好。
“其实很多时候,你并不需要做什么,真诚即可。” 的确,有些事有的人,当我们无法也无力改变时,我们能够做到的,唯有坦荡以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