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晒秋
到婺源看油菜花去!
这是阳春三月旅行者耳熟能详的口头禅。的确,春季的婺源山花烂漫,风景宜人,美不胜收。尤其是梯田上的油菜花海,成了篁岭、婺源的代名词。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粟。春花秀,秋果更美。没有秋获,春花只是昨日黄花,显得有些空泛和单薄。
因而篁岭晒秋,是婺源的又一张新名片。火红的辣椒、金黄的毛豆、鲜红的柿子、粗壮的包谷棒……一堆堆、一摞摞、一串串,楼顶树丫,房前墙后,屋檐梁柱,比比皆是,处处红红火火,家家秋获满满。
我们晚去了约两个周时间,水稻收割已近尾声,留下的只是星星点点。远望去,稻穗低垂,好像在向人们低头致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没有的,倒是风吹稻叶沙沙作响,古诗朗朗,犹响耳畔。山上的枫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金黄的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白层次分明,迎风涌动,那该是一种令人多么陶醉的景致呢。
秋节的婺源是多彩的。秋季本身就五光十色,再赖以婺源特有的白、绿、红、黑四大颜色为主基调,白白的雪梨、飘香的绿茶是婺源季节的时尚色,也是秋获。荷包红鲤鱼是婺源的基础色,是标志,那潺潺的灵动是这里永恒的生命。而乌黑的龙尾砚又是婺源恒久不变的文化色,是底蕴,更是婺源生生不息、世代传承的本真和基石。我想应该再加一个颜色,那就是黄色,婺源的篁菊早已闻名天下了。
秋天又是用来欣赏的。品一杯茗茶,人淡如菊,心淡如水,以一种新奇的心境,过如诗如茶的生活,来去坦然,宠辱不惊。抬望天高云淡,但凭花开花落;远眺大雁南飞,任自云卷云舒;顺其花叶飘散,鸟鸣林谷。天凉秋风劲,寒露催菊黄,风吹山栗响,在这种恬静、充盈而又柔美的季节里,静享午后暖阳,肃穆中多了一些安逸,浮躁中多了一些宁静,奔忙中又多了一丝惬意,能够享受如此秋境,那该是一种如何的美呢!因而婺源人是充盈的,也是喜悦的,他们把辛劳写在大地上,把收获和喜悦挂在脸庞眉梢、酒窝眼角。要么请看,黝黑的皮肤,深深的皱纹,掩饰不住一颗会心而又甜美的微笑。
南方人聪慧,生活也讲究。稻田里面养鱼养蟹,景德镇的《回家吃饭》和上饶的《民肴故事》餐厅,每天门前车水马龙排长队,其中蕴含的经商之道总结起来无非也就是菜品量足味美价优,最难能可贵的是多年的不变和坚守。即使夜市,也是菜品繁多,海鲜一应俱全,仅这一点,也足以让北方人汗颜了。
说来也巧,我们这次的出行线路依次是婺源、景德镇、上饶、西塘和杭州,真可谓源上赏秋、镇里看瓷、饶城观车、塘边戏水,州返归途。当然印象最深的就是婺源篁岭晒金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