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咸汤面

(2018-03-13 00:12:10)
标签:

杂谈

                                  咸汤面

        老陕爱吃面,也擅长做面。咸汤面就是铜川耀州一带的地方特色面食,在关中北部也算小有名气。知晓咸汤面由来已久,品尝却是最近的事儿,而且出于偶然。

        双休日闲暇,驱车到铜川游玩,美食自然必不可少,于是便在网上搜集起铜川的美食来。网荐的新区六德餐厅火爆异常,晚餐也确实有特色,让人感叹小城市也有大品牌。酒店的早餐都千篇一律,让人不觉想起咸汤面来。还好,距我们住的很近就有一家候二咸汤面。

       第二天起来已经八点半多,我们便沿着导航的路线寻它而去,行约七、八百米,远远的便看见路边小店旁排着一字长龙队,莫非就是咸汤面店了。近前一看,果不其然。路边的一间平房很不起眼,卫生和环境也不敢恭维,只是门口排着那长长的队伍,才让人对这家候二咸汤面不敢小视。要是在没人的时候,那种小店绝对是不会引起我们注意的,街头巷尾的才是小吃精粹,我们感叹道。食客们一人排队,其他人便找起座位来,小屋子里也就够坐30来人,好在每人用餐也就十多分钟,像农村的流水席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坐。

       及等排到我跟前,这才看清了操作间的全部。一口大铁锅摆放在灶台正中央,半锅热汤翻滚沸腾着,一块块的油豆腐在锅中上下飘浮,调料包自然也必不可少,可能主要是提味吧。门口微风一吹,浓郁的香味飘散开来,整间小屋里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未食先闻三分香,这早已让人谗言欲滴了。锅边放着一大盆子葱花沫、一大盆子韭菜沫、一大盆子油豆腐干、一大碗刚做的油泼辣椒,热气腾腾,再加上两大袋子熟面条,这便是制作咸汤面的所有食材了。只见大厨抓起一小把面,放入关中的瓷花大碗中,舀起一勺热汤倒进去,面条便热活舒展开来,再用勺撸着面条,把汤再次倒入滚烫的锅中,轻快而又熟练地再用勺勾点葱花和韭菜沫儿,葱花和韭菜在关中都称做素臊子,做面食必不可少,是最好的面食添加剂。再来一勺热汤倒进碗去,让汤把韭菜和葱花的鲜味儿浸出来,重新又把汤倒回锅中,如此反复两、三下,这时碗热了,面条也热了,臊子的鲜味也出来了。再来两勺热汤,撒上一小撮豆腐干,勺头再轻轻勾点油泼辣椒,在碗里轻轻一抹,辣椒便和着热汤逐渐飘散,一碗咸汤面便大功告成。于是,葱花、韭菜、豆干儿、油泼辣椒混在一起,飘在汤碗上,及至端上桌来,食客们早已急不可待。小喝口热汤,捞起汤下面的面条,筋韧爽口,辣香浓郁,沁人心脾。三五口下肚,额头上便渗出滴滴汗珠,寒意尽消,越吃越辣,越辣越香。听说有的店家还在汤里面加几块羊血,那肯定又是另一种风味了。饭量稍大的再来几个水煎包,或者葱花饼之类,这就是耀州一带最美味的早餐了。

      其实咸汤面的食材还是挺有讲究的。首先面粉必须是上好的,加入碱面后反复和面,幹好后再扯成宽、窄不同形状,煮熟后捞出,再用冷开水浸透,拌上菜油晾放。拌油后即食的叫油面,而另一种碱面,是要浇汤食用。葱和韭菜最好都是大田里的,红根韭菜,鞭子大葱,鲜而嫩,香而不辣。豆干必须是鲜黄豆磨成的老豆腐,用清一色的菜籽油炸得焦黄,再切成小条,这样既有豆腐的原味儿,又有油炸后的焦香味儿。油泼辣椒中的辣椒和油肯定是上好的,加入少量佐料后,一定要现食现做。油泼辣椒放上两三天,味道自会大打折扣。除了辣椒制作大有学问,奥妙其实主要还在汤里,肉汤打底,仅调料都不下十多种,只有原料品质、调料比例和火候都拿捏好,才能烹出一锅好汤。厨艺好不好,全凭一口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说起咸汤面,让人想起了大江南北的各种面食,重庆小面、武汉热干面、兰州牛肉拉面、刀削面……不一而足。透过食材看面食,它是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所有这些方式和智慧,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粹。一碗咸汤面,映衬的是关中汉子的直率和豪情,折射出黄土地上秦人的纯厚和热诚,更是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传承,舌尖上的华夏文明!

       说到底,还是咸汤面咥着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8年01月16日
后一篇:难得心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