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 拜 将 台

(2010-09-03 13:10:53)
标签:

杂谈

       周末去了趟汉中,回来后若有所思,总想写写拜将台,思肘了半个时辰,却无从着笔。但拜将台确又让人感触良多:有些许雄壮,些许悲凉,更有些许失落。

     拜将台又名拜将坛,就实质而言,是刘邦当三军将士之众,经择吉日、食素斋、筑土台、具礼仪等认真筹备之后,拜韩信为大将军的地方,可以说是惊世之举,名垂青史。也正是这一奇举,成就汉室四百多年江山,也成就了刘邦万世英名,被后世传为不拘一格用人才之典范。

     刘邦如同三国时的刘备,手下才俊辈出,想必刘姓均有招才纳贤之术。治国平天下的萧何、运筹帷幄足智多谋的张良、率千军万马横纵疆场战无不胜的韩信,无一不为刘邦所用,刘邦举众贤之能,成千秋之事,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项羽则是仅凭个人神勇,但不懂用人之道,仍失楚国之广域。自古到今,成大事者,不是个人能力高低,关键是要能服众,举众人之能,人尽其才,才为所用。用现在的话讲,一个领导者,就是要发现人才,把合适的人用在合理的岗位上,并激励他努力去做,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拜将台的悲凉,无不和被誉为兵仙战神的韩信之死有关。就是这样一位开国打江山,功高盖主的一代名将,据传被吕后、萧何等人设计谋害而死,故而后人才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叹。力荐韩信国士无双的是萧何、寒溪边月下追韩信的也是萧何、诱骗入宫,处死韩信于长乐宫钟室的,萧何依然“功”不可没。刘邦身为举国之君,闻韩信死讯且喜且怜,这是韩信的悲哀之处,也正是刘邦的可恨之处。    

 拜将台,让人们见证了韩信从贫寒布衣,直到贵为齐王、楚王、淮阴侯等集王候将相于一身,坎坷艰苦的风雨一生。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多多益善等等,不一而足。

 “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刘朝四百年”,这些名句音犹在耳,风景依旧,时过境迁。拜将台,见证了历史的血雨腥风,历数了古今的沧桑巨变,让人们感叹、悲凉和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榛子花开
后一篇:小诗三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