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实录  周云蓬《梦忆三峡》现代文阅读题(白坤峰)

(2016-02-21 17:09:55)
标签:

周云蓬

梦忆三峡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周云蓬《梦忆三峡》现代文阅读课堂实录

                                                             执教人:白坤峰

 当堂发讲义,如下:

梦忆三峡

    周云蓬(著名盲人歌手、作家)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从书里听来的三峡是萧瑟悲凉的。1997年,我从洞庭湖上船,第一次去三峡。船过葛洲坝,在大闸门里等放行,许多船挤在一起,空气里充满柴油的味道,江面上漂着快餐盒,觉得更像在我儿时沈阳铁西区的大车间里。那时好多古城还没有降至水下,我从瞿塘峡口/奉节下了船,爬了很多级台阶,进入县城。

平缓的石板路纵横交错,一路上,听着两边人家传出来“吵架”一样的四川话。拐进一家小饭店,吃了一盘五块钱的炒腊肉,就着当地的高粱酒,由衷地赞叹“蜀中美食,天下第一”。

吃完后,去了永安宫,是刘备“托孤”之地,里面游客寥寥,有一个女导游热心地想为我作讲解,我怕收钱,一再推辞;人家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要钱,免费讲。她讲得非常好,上来就是“君才十倍于曹丕 ”,能大段大段地背诵《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段子,我感觉这哪是个导游,明明是个历史系教授。她还带我去了乱石丛中的八卦阵,把我领进去,结果我自己摸着摸着就出来了。她由衷地夸奖我:“你看,闭着眼睛更容易出来。”她说再过些年,奉节就要到水底下去了,永安宫就成了水晶宫。我感伤地想,她精彩的导游词也将成为绝响。

2007年,我在巡演的路上,第二次去三峡。此时三峡水库已初步竣工,听不到“两岸猿声啼不住”,那些古猿早已进化成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了。老奉节沉入水底,新的奉节,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活脱脱就是北京的天通苑。马路那个宽啊,车那个多啊。在一个菜市场,看见墙上有大幅的广告:某某,精通语文,代写诉状。

永安宫不在了,只能去白帝城。白帝城孤悬江上,有人向我介绍,过几年,水将继续上涨,淹到哪儿哪儿。我想,那时的白帝城将不再险峻。刘备和诸葛亮,以后只能在水底重演托孤戏了。或许他们会变成两尾鱼,在如平湖的三峡库区游来游去。随着中华鲟的灭绝,它们将是一种新兴的鱼类,就像古蜀国的望帝变成了杜鹃,他们君臣变成的鱼应该叫沧桑。

 (注释:孤:古人以无父为孤。托孤: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shàn托付于诸葛亮。诉状:告诉信)

 

阅读全文,请回答如下问题:(命题人:白坤峰)

一、阅读第自然段,概括女导游的个性特点。(5分)

二、文中提到“精通语文,代写诉状”,有何用意。(4分)

三、最后一句话“他们君臣变成的鱼应该叫沧桑”,有何表达特色。(5分)

四、题目是“梦忆三峡”,请探究这里的“梦”有几层含义?(6分)

 

                                        课堂实录

老师:大家可能熟悉作为盲人歌手的周云蓬,因为他有许多流传广泛的、极有良知与深度的歌曲。但大家可能不熟悉作为作家的周云蓬,他的散文、诗歌,也很出色。这篇散文名作,请大家大声读一遍,准备回答四个问题。

学生:(读此文)


老师:我先请同学们概括女导游的个性特点,难度加大了。请几个同学说一说,每个同学只说她的一个特点,并且要从第自然段中找到依据。

学生:她热心。依据:原文中有“热心”一词。

老师:很对。但只有“热心”还不能给你分。“热心”的背后可能是为了赚钱呀。

学生:热心助人或者助人为乐。依据是“女导游热心地想为我作讲解”。

老师:“助人为乐”一般用于当事人渴望被帮助或应该被帮助之时,但文中的“我”却一再拒绝。可见“我”不怎么需要被帮助。所以“助人为乐”“热心助人”都不够准确。

学生:我改为“乐于奉献”。

老师:你是否觉得“乐于奉献”过大了呢?如果你主动为同学讲一次题,我能否表扬你“乐于奉献”?显然不行。“奉献”一词往往用于长期的、重大的付出。

学生:她慷慨大方。

老师:你为什么想到了这个词?

学生:女导游不收钱,不就是“慷慨大方”吗?

老师:“不收钱”就一定等于“慷慨大方”吗?你是否注意到,被“慷慨大方”的对象往往会得到物质实惠。例如,你非得给我一大笔钱,这叫“慷慨大方”;你的同桌没有吃早饭,马上就要饿坏了,你毅然拿出自己的面包送给他,这也叫“慷慨大方”。而女导游主动地为周云蓬免费讲解,不可以称为“慷慨大方”。到底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呢?

学生:她热情纯朴。

老师:非常好,很对。还记得《边城》中的人们,往往坚决不要对方的钱,这也是典型的“纯朴”。好,我们继续寻找她的其他特点。

 

学生:她善于观察,依据是“人家看出了我的心思”。

老师:实话告诉你,虽然你说的对,但我没有把“善于观察”或“观察细致”设为得分点,因为我认为每个导游在当时都会立刻明白游客的怕付钱的心思。你再说她的另一个特点吧。

学生:她乐观。

老师:啊?为什么是“乐观”,你的依据呢?

学生:永安宫沉入水底之后,她就失业了。但现在她仍是为大家讲解,所以她是乐观的。

老师:你怎么知道人家一定会失业呢?我们不可无节制地推测人家未来的生活。乐观的定义是:愉快积极向上,充满信心。你觉得她会“积极向上,充满信心”吗?

学生:敬业。依据是“里面游客寥寥”,但她仍认真讲解。

老师:太对了。表扬你。

学生:我还发现了她的另一个特点:知识丰富。依据是,她“大段大段地背诵《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段子,我感觉这哪是个导游,明明是个历史系教授。”

老师:你说的对。请大家继续寻找她的特点。

 

学生:她能说会道、爱夸别人。依据是,“她由衷地夸奖我:‘你看,闭着眼睛更容易出来。’”

老师:“能说会道,爱夸别人”,我怎么听着你像是讽刺女导游似的。

学生:我改为“口才好”。这肯定是褒义词。

老师:口才好的人,就一定能说出如此得体的语言吗?要是换了个低素质的好口才的导游,说不定大叫起来;“朋友们看啊,盲人都走出来了。我们为他鼓掌。”

学生:那我改为“会说话”。她发现作者是盲人,不说他“盲”,而是说他“闭着眼睛”。

老师:你概括的还不够准确。“会说话”是其表象,其内心呢?

学生:是不是她“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

老师:不对。盲人因为目盲而感觉发达,这真可以称之为“长处”吗?请继续想。

学生:我觉得用“善良”概括她更好。

老师:太对了。这就是“善良”!这就叫“人文情怀”!这就叫“细心周到”!女导游还有其他特点吗。哪个同学说继续说一下。

 

学生:她幽默风趣。依据是,“她说再过些年,奉节就要到水底下去了,永安宫就成了水晶宫。”“水晶宫”是龙王的家,她说的很形象,很幽默。

老师:她真的是在幽默吗?她真的幽默的出来吗?难道你没有注意到接着的一句话吗?“我感伤地想,她精彩的导游词也将成为绝响。”没有了永安宫,她还能向谁解说呢?这是苍凉伤感还是幽默呢?同学们再想一想,三峡工程毁掉了无数的文化、无数的古迹,无数的乡愁,地质副作用日益明显。大家可能心中没有文化的痛感,才误认为是幽默。我没有责备同学的意思,因为你看到的有关三峡的文章,可能都是表扬稿式的。

学生:她热爱熟悉的地方。依据是,“她说……永安宫就成了水晶宫。”

老师:我没有明白你的意思,这与“热爱熟悉的地方”有何关系呢?

学生:因为她熟悉此地,所以想到水淹之后,她才会伤感。

老师:照你这么说,假如她不熟悉此地,水淹之后,她就不伤感吗?

学生:是的。如果她不熟悉此地,那她干嘛要伤感。

老师:那周云蓬为什么伤感?周云蓬并不熟悉四川啊。

学生:我想到了“惋惜”一词。依据是,“她说再过些年……永安宫就成了水晶宫。”

老师:不对,“惋惜”是行为,不是性格特点。

学生:她珍惜文物。

老师:接近答案了。我的答案是“她有文化意识”。大家觉得可以吧?假如她没有这种意识,毁灭就毁灭呗,反正不是我家的。而她一旦有了文化意识,哪怕她并不是本地人,也会伤感的。

如果你还不明白此中心理,请让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当我在山东教书时,从报纸上看到苏州新开辟的干将路、莫邪路破坏了古城的风貌时,我竟然非常难过。我当时从未到过苏州,但我为什么为苏州伤感呢?这当然还是源自文化历史意识。大家明白了吗?

老师:可见,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真是不容易啊。这样的题,是典型的素质教育题,难吧?于是,大家可能突然怀念应试教育试题。请看我的答案,用PPT打出:

          一、请概括女导游的个性特点。(5分)

热心纯朴:主动免费讲解。

敬业尽职:游客寥寥但也用心讲解。

知识渊博:如同历史系教授。

善良细心:不提我是瞎子而是说我“闭着眼”。

文化意识强:感叹“奉节沉没,永安宫成水晶宫”。

(每点1分,共5分)

 

老师: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题:文中的“精通语文,代写诉状”,有何用意。(4分)

这是典型的“作用题”。题干中的“有何用意”就等于问“有何作用”。

一说到“作用”,当然要答“对文章内容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但是,出题往往是灵活的,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答案,请问,此题要不要同学回答“对文章结构的作用”呢?为什么?

 

学生:我觉得不用吧。因为“精通语文,代写诉状”,好像与上下文、与开头结尾,都没有必然关系。

老师: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只答“对文章内容的作用”好了。

学生;抨击了乱贴广告、破坏风景的恶劣行为。(其他同学笑起来)

教师:天哪,那你说此种广告应该贴在哪里?电视台或者报纸让发表吗?

学生:说明老百姓生活艰难,只能靠写稿子赚钱养家。

老师:不对吧?你看看人家代写的是什么呢?“诉状”!是告状用的。你再想一想。

学生:说明这里缺少法制。老百姓有冤情。

老师:这就对了。同学们,周云蓬的眼睛看不见,但心比谁都亮,比谁都看得清。一个人如果只会风花雪月,只是自私自利,那他是看不到“代写诉状”这样的图景的。请看我的答案,PPT打出:

          二、文中的“精通语文,代写诉状”,有何用意。(4分)

答案:说明此地的社会环境恶劣。表现了作者关注底层百姓的可贵良知。引发读者思考三峡地区的人间现实。(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

老师:我们接着看第三题:最后一句话“他们君臣变成的鱼应该叫沧桑”,有何表达特色。(5分)

题干只有一句话,分值却是5分。这说明此题很难。同学们注意,只要是考到了“表达特色”,你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

1、用了什么手法(),

2、写了什么事实,

3、表达了什么情感或思想,

4、句式(长句或短句、整句或散句、文言或白话、方言或)有无特色,

5、语言本身的特色(朴实、典雅、清新、悲凉、雄壮、幽默等等)是什么。

大家记往了吧。

 

学生:用了比喻的手法。把人比作鱼。

老师:不对。此处的人与鱼,并无相似性。同学们,我所定的答案是“想象”,即想象他们变成了鱼。再看此句子中的“应该叫沧桑”又是什么手法呢?我是想了好几分钟才定下了这个答案的。你们现在使劲地想。

学生:比喻。

老师:不对。本体与喻体根本不存在对应关系。(提问多人,学生无法答出)

老师:此为“借代”,此为用特征代指事物。这种鱼必定历尽沧桑。我再举一些有关借代的例子,如果你家金鱼叫“大红”,那它必定是红色,用特征代指事物本身。现在已经拿到2分了,还差3分。大家加油,看看还要回答什么。

学生:写出了三峡开工后的巨变。

学生: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痛苦。

老师:很对。再加2分。现在还差最后1分。“句式问题”肯定不必考虑了,因为只有这么一句话。那就回答“语言本身的特色”吧。此句有什么样的语言特色?

学生:质朴。

老师:天哪,这么别致的句子,你竟然认为是“质朴”?请问,你心目中的优美句子又会是怎样的呢。(其他学生笑起来)我们一起看答案,PPT打出:

        三、最后一句话“他们君臣变成的鱼应该叫沧桑”,有何表达特色。(5分)

答案:此句用了想象(变成鱼)、借代(沧桑。此为用特征代事物)的手法(2分),写出了三峡库区将在出现的毁灭性的巨变,表达了作者的沉痛与关注。(2分)语言苍凉,表达别致。(1分)

 

老师:解决最后一个题:题目是“梦忆三峡”,请探究这里的“梦”有几层含义?(6分)

学生:梦里也会记得三峡的美食、好心的女导游,他所看到的一切。

老师:好,得2分了。请继续。

学生:一切都将沉入水底,如梦一样不见了。

老师:很好,又得了2分。还有最后2分。

学生:呼吁政府保护文化。

老师:不可能啊。淹都淹了,还有什么可保护的呢。实话说吧,我也没有想好最后一点,于是就凑了一条。请看答案,PPT打出:

四、题目是“梦忆三峡”,请探究这里的“梦”有几层含义?(6分)

答:记忆中的三峡的美好。美好的一切都化成梦影。作者的惆怅如梦一样的迷离无奈。(每点2分)

答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并且尽量不要使用口语,你刚才的语言,稍稍过于口语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