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峰讲红楼梦(103)宝玉终究不爱湘云宝钗
(2011-10-08 17:30:38)
标签:
红楼梦湘云宝钗当官五道杠平等自由庄子文化 |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
你我依然在红楼(103)
宝玉终究不爱湘云、宝钗
作者 白坤峰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在第三十一回中,曹雪芹突然安排湘云大讲“阴阳学说”,讲了一千多字。还故意地让一个名叫翠缕的丫环扮演呆乎乎傻呵呵的角色,以便湘云不停地讲下去。这种手法,当然是从苏轼的《前赤壁赋》、欧阳修的《秋声赋》中照抄来的。苏轼把那位客人忽悠的“喜而笑”;欧阳修对小童子讲了个对牛弹琴,把小孩子讲睡着了。
把一切事物都用“非阴、即阳”的标准分类,当然是不科学的。曹雪芹写这一段其实并无深意,只是像原来炫耀自己懂中医、懂园林等一样,表明自己懂哲学。我牛!我真牛!我佩服自己!
那为什么借湘云之口而不是借黛玉之口讲?一是此女快人快语,爱说话;二是此女从小就无父无母,可能对阴阳学说更感兴趣。
大家看看也不错,从通俗的角度理解一下中国的阴阳说:
翠缕道:“这么说起来,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湘云笑道:“糊涂东西,越说越放屁……”……翠缕道:“这些大东西有阴阳也罢了,难道那些蚊子、虼gē蚤(北方方言:跳蚤)、蠓虫儿(北方方言:很小的虫子们)、花儿、草儿、瓦片儿、砖头儿也有阴阳不成?”……湘云笑道:“你很懂得。”(以上见第三十一回)
下面就是第三十二回的故事了:
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官印,相当于公章)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袭人斟了茶来与史湘云吃,一面笑道:“大姑娘,听见前儿你大喜了。”史湘云红了脸,吃茶不答。……袭人笑道:“你还说呢。……如今大了,就拿出小姐的款(北方习语,款:样子、身份)来……”史湘云道:“阿弥陀佛,冤枉冤哉!……”……一面说,一面打开手帕子,将戒指递与袭人。袭人感谢不尽,因笑道:“你前儿送你姐姐们的,我已得了,……”史湘云道:“是谁给你的?”袭人道:“是宝姑娘给我的。”
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养:南方方言,生)。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论人品,黛玉肯定比宝钗好,但是在做人方面,宝钗比黛玉强多了。对仆人们常常送点小恩小惠,估计黛玉想不起来,也可能是没有大人教过她。
黛玉与湘云,两个命运相似、心地相似的女孩子,一开始却是相互误解,尤其是湘云,对黛玉很有偏见。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憬(北方方言,憬:使之高兴或盼望)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
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经济:“经世济民”的简称,就是当官)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史湘云“俗”的一面,又露出来了——鼓励宝玉当官,明确告诉宝玉应该多会会当官的人,千万不要与我们这些女孩子们搅在一起。
当弱者并不可怕,可怕是弱者自认为应该是弱者。开朗要强的湘云尚且如此,你可以想象中国的旧思想(认同专制、认同压迫)多么强大。
宝玉一听就烦了,说话也是相当不客气!注意,宝玉可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伙子,是一个对女孩子温柔体贴的小伙子,逼得他面对可爱的湘云妹妹说出这种冷嘲热讽的话来,可见他是真生气了。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庄子说得好:“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处)也;夏虫(只活一个夏天的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湘云、宝钗、袭人,不能与她们谈平等、自由,拘于思想也。
宝玉最爱的还是黛玉啊。
太阳最红,林黛玉最亲。(仿文革 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