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坤峰
白坤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145
  • 关注人气:1,6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坤峰讲红楼梦(45)赵嬷嬷李嬷嬷两个奶妈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2010-12-27 18:30:38)
标签:

红楼梦

王熙凤

老革命

贾宝玉

文化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你我依然在红楼(45)

       赵嬷嬷、李嬷嬷:两个奶妈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作者  白坤峰

内容见 第八  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赵嬷嬷(北方方言仍然读作mǎ/ma)是贾琏的奶妈,近水楼台,找王熙凤办事当然有利,所以,几句话说下来,两个儿子的工作就安排了。但王嬷嬷的起点也不低,她是宝玉的奶妈。“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第三回最后部分

  贾母最疼爱宝玉,王熙凤最讨好贾母,按说,宝玉奶妈的地位不会太低,可是,老太太自己没有摆正位置。首先,她总是把宝玉当成孩子,例如,在宝玉黛玉在薛姨妈家喝酒,李嬷嬷就好心办了坏事: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个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哪肯不吃。……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宝玉听了这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了酒,垂了头。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管说姨妈留著呢。这个妈妈,她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第八回)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的老太,谁不烦?还有更恶心的事,如下:

  却说宝玉自出了门,他房中这些丫鬟们都越发恣意的顽笑,……磕了一地瓜子皮。偏奶母李嬷嬷拄拐进来请安,瞧瞧宝玉,……因叹道:“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了样儿了,……这是他(宝玉)的屋子,由着你们糟蹋,越不成体统了。”

  李嬷嬷又问道:“这盖碗里是酥酪,怎不送与我去?我就吃了罢”说毕,拿匙就吃。一个丫头道:“快别动!那是说了给袭人留着的……”李嬷嬷听了,又气又愧,便说道:“……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的长这么大,……我偏吃了,看怎么样!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ē)物儿(东西)!”一面说,一面赌气将酥酪吃尽。(以上内容见 第十九回 

 

  李嬷嬷错在自我定位不准,错在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奶妈是重要的,那是当孩子小的时候。而现在,宝玉已经成人,李嬷嬷已经退休回家,还如此自高自大,怎不让人讨厌。俗话说有奶便是娘,而今你没有奶就不要指望再是娘。

  感恩是对的,但逼着别人感恩,但因为自己对别人有恩就念念不忘,则是错误的。

  上上下下没有人真正喜欢李嬷嬷。当父母的、当老师的,尤其要当心变成李嬷嬷。

  再看人家赵嬷嬷,那表现可是不一样:认识到位,定位准确,尊重上级,谦虚随和,怎能不让领导喜欢呢。

 

  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贾琏凤姐忙让吃酒,令其上炕去。赵嬷嬷执意不肯。平儿等早于炕下设下一杌(wù一种较高的方凳),又有一小脚踏,赵嬷嬷在脚踏上坐了。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她放在杌上自吃。凤姐又道:“妈妈很嚼不动那个,倒没的硌了她的牙。”因向平儿道:“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你怎么不拿了去赶着叫他们热来?”又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内容见 第十六回

 

  赵嬷嬷“执意不肯”坐炕上,就这一个动作,李嬷嬷却做不到,做不到就没有地位。这就是中国国情。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王熙凤对于无关自己利害的老人们、对于贾母王夫人都喜欢的小宝玉还是很尊重爱护的。你看以上,王熙凤对赵嬷嬷真是太照顾了,连食物的也真是太热情了,“早起我说那一碗火腿炖肘子很烂,正好给妈妈吃。”一大早起来就想起了丈夫贾琏的奶妈,王熙凤可以当选“感恩代表人物”了。

  赵嬷嬷人也聪明,很是知道一把手是王熙凤,所以也就半开玩笑地打趣贾琏而有意抬高王熙凤:

    

  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钟(同盅,小杯),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我这会子跑了来,倒也不为饮酒,倒有一件正经事,奶奶好歹记在心里,疼顾我些罢。我们这爷(指贾琏),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们。幸亏我从小儿奶了你这么大。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方言:挑剔找事儿)。”(见第十六回

 

  听听这话,赵嬷嬷不简单吧。她巧妙地摆了一下老革命的资历,说得不显山不露水;并以年老为由提出照顾老干部的后代;到了最后,还不忘记奉承一下王熙凤。这一套,单纯幼稚的李嬷嬷可是做不出,李嬷嬷是只顾沾点小便宜。

  而赵嬷嬷,小便宜不沾,要沾就沾大便宜。心胸广,气魄大,脑子灵,说话妙,行为朴实。果然,事情一下子就搞定了,王熙凤当场拍板,亲自交待:

 

  凤姐忙向贾蔷道:“既这样,我有两个在行妥当人,你就带他们去办,这个便宜了你呢。”贾蔷忙陪笑说:“正要和婶婶讨两个人呢,这可巧了。”因问名字。凤姐便问赵嬷嬷。彼时赵嬷嬷已听呆了话,平儿忙笑推她,她才醒悟过来,忙说:“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见第十六回

 

  赵嬷嬷,大智若愚啊。

  中国人更愿意向赵嬷嬷学习,我就亲眼看到过有人无师自通地得其精髓,比赵嬷嬷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