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lù直的味道
作者 白坤峰
终于赶在秋阳炙烤之前来到了苏州水乡 甪lù直,七八点钟,河边的柴火炉有的才刚刚飘烟,与淡淡的潮霉味儿融在一起。
小镇,没必要醒得太早。真的。
从都市来到这里,嗅嗅久违的炊烟,你会明白,人间生活有时应该很简单很简单。
我绝不是说他们应该守着古旧只为了供游人参观,恰恰相反,公民迁移权必须得到保障;我也不想装腔作势,自己住新楼房却提议别人住百年老屋,恰恰相反,公民有权选择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人家愿意住在祖先灵魂的栖息地,官员就无权为了一小撮人的利益而软硬兼施驱赶他们!
幸运的甪直,你避免了“拆迁”保住了江南水乡的原汁原味,又远离了“穷乡僻壤”尴尬。不是所有的村庄都像你一样幸运。
这里有电视有宽带有超市有巡警有游客有财源,你有什么权力逼迫所有人必须住新楼呢。
甪直的水并不清澈,正如家居的厨房不会锃亮。涮拖把、洗头遍衣物、甚至便盆,没什么,水是流动的。你我,也大多属于寻常百姓家。
流了一万年的小河、踩了一千年的石径、住了一百年的老屋、盖了十年小楼,如一小锅莲子糯米八宝粥,慢慢地熬,悄悄地加。
“八宝粥”的土著主人们习惯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我们匆忙看我们的景,他们淡然熬他们的“粥”。这样最好。
浅水也能藏蛟龙,甪直小镇,有过几条龙的,翻译家政论家王韬、教育家沈柏寒的私邸,保存完好。甪直小学的优良基础,就是得力于沈柏寒为故乡付出的莫大努力。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而今已成为甪直的骄傲,他在这里教了五年和小学,写下了《多收了三五斗》这样的名篇。
我走进空空荡荡的“万盛米行”,心里默默背诵文章开头部分,童年学习此文,一点也懂得,今天,我全明白了。有几个人能真正地关心“头戴破毡帽”的穷人?他自由地写身边的社会,为什么没有人干涉他?站在小小的“万盛米行”匾额下,良知与自由的气息正从那个时代向我悄悄涌来。
太阳越来越热了,甪直的特产“萝卜干”、“袜底酥”、“糯米糕”“烤鸭”正在飘香;拳头大小的西瓜、水灵灵的空心菜就在河边供你挑选;远一点,临河的小院里,鲜绿的丝瓜秧关也关不住。
我们坐在小桥上,就着风味的萝卜干,大口大口地吃“袜底酥”、“糯米糕”,甪直的味道,从眼里、从胃里一直传到心里。


(万盛米行 的匾 其实很小)
(上图 晚唐诗人 陆龟蒙之墓)
(甪lù直古代称为 甫里, 他当年隐居在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