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坤峰讲红楼梦(1)《红楼梦》总览

(2010-05-28 15:56:23)
标签:

红楼梦好了歌

文化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你我依然在红楼(1)

 (以下几篇,主要是讲解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满书绝望言  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总览

                          作者  白坤峰

    书中的第一回,就出现了那“一僧”、“一道”,故事还没有开始,“四大皆空”的氛围就笼罩开来。书中所有的繁华、热烈、美丽、富足,都是为了衰败、消退、毁灭作准备。这就是曹雪芹的思维。他是满族人,清朝的满族人比传统中国人更传统。

  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有一种看破红尘、绝望自适的传统因子。我们总是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中国式箴言自我安慰,我们总是对辞官归隐、垂钓江湖的人物津津乐道,其实,这背后恰恰都是无奈。

难怪鲁迅说:中国人的欢乐多是死人的欢乐,外国人的颓废也是活人的颓废。话虽然过头一些,但确实有他的道理。

  《红楼梦》中的一曲《好了liǎo歌》,让中国人心里五味俱陈。“好”虽好,但是总会“了”——最后总要完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歌中否定了功名、长寿、金钱、爱情、亲情。也就是说,人生的一切都有是假的、空的、虚幻的,如果这样,我们追求与付出岂不是毫无价值了吗?

  明朝的《万空歌》更是把中国人的绝望意识推向了高峰: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好比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那么,为什么偏偏中国人特别具有“绝望悲剧意识”呢?中国人面对古城古迹,第一反应就是“空”,我们的怀古诗里,总有抚不去的苍凉叹息——都过去了!而外国人面对古希腊神庙残迹、奥林匹克遗址、古罗马大斗技场,感受到却是无尚的荣光。

  原因由书中的甄士隐一语道破:“甚荒唐。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中国人的个体劳动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领导的升官,如果中国人的个人权力、财产、尊严得不到保障,那么,《好了歌》将还会被唱下去。

  同历代中国人一样,曹雪芹也是只看到了现象、原因,但无法指明出路。那时的他,没有民主、法制、人权的概念。

    他不停地品味“一把辛酸泪”,可是,他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辛酸泪”,正如他不明白早年为什么会有“温柔富贵乡”。

    中国人常常把一切归结为“命运”,其实,我们的生活,怎一个“命运”了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