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坤峰讲红楼梦(1)《红楼梦》总览
(2010-05-28 15:56:23)
标签:
红楼梦好了歌文化 |
分类: 白坤峰品红楼梦 |
你我依然在红楼(1)
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有一种看破红尘、绝望自适的传统因子。我们总是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中国式箴言自我安慰,我们总是对辞官归隐、垂钓江湖的人物津津乐道,其实,这背后恰恰都是无奈。
难怪鲁迅说:中国人的欢乐多是死人的欢乐,外国人的颓废也是活人的颓废。话虽然过头一些,但确实有他的道理。
《红楼梦》中的一曲《好了liǎo歌》,让中国人心里五味俱陈。“好”虽好,但是总会“了”——最后总要完蛋!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明朝的《万空歌》更是把中国人的绝望意识推向了高峰: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
朝走西,暮走东,人生好比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原因由书中的甄士隐一语道破:“甚荒唐。到头来,都为他人作嫁衣裳!”
如果中国人的个体劳动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领导的升官,如果中国人的个人权力、财产、尊严得不到保障,那么,《好了歌》将还会被唱下去。
同历代中国人一样,曹雪芹也是只看到了现象、原因,但无法指明出路。那时的他,没有民主、法制、人权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