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散文 |
记起小时侯看过的一个故事。在一次成人竞走比赛中,一位五岁的英国小女孩也参加了,她迈着小腿在最后紧紧跟着,有时落得太远,她便小跑起来。因为她是个孩子,又是最后一名,裁判没有以犯规制止她,全场观众都以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她。她太累了,以至走完全程之后,立刻熟睡在妈妈的怀里。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突然记起《中国儿童》上的这个小故事。还好吗,当年的小姑娘?你一定是生活的强者,哪怕你是失败的,也肯定是微笑面对。
忘不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400米半决赛,一位名叫德里克·雷德蒙德的英国黑人选手刚刚起跑,便因右腿拉伤倒在地上,他痛苦地扭动着。这位做了五次手术都没有吭一声的英国人知道自己的奥运梦提前结束了。对手们早已跑过了终点,谁也没有想到,他艰难地站起,他拒绝了担架,踮着一条腿,微笑着,一跳一跳地奔向终点,全场六万多观众为他热烈鼓掌,教练迎上去,紧紧拥抱他,这位高大的黑人汉子放声大哭,泪如雨下。人生能有几回搏,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比赛了,他是失败者,可是,他那单腿奔向终点的身影我无法从心中抹去。
鲁迅说这段话时,中国还少有不耻最后者,环境没有给他们应有的鼓励,几十年过去,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故事。
1998年,国内山地自行车赛上,一位选手的自行车在半路上坏了,无法修复,他竟然扛着自行车,跑向遥远的终点,沿途观众为他加油,裁判员像等待第一名一样等待着他的到来。当时,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他的照片,让我久久感动。中国人能给最后一名如此的礼遇,足以说明中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