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教师其实不需要读书

(2008-04-25 11:44: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之思
                教师其实不需要读书

                                 白坤峰                                         

    《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13日的“教科文”版刊登了“教师阅读调查结果”:“在回答‘是否经常阅读’时,91.2%的教师肯定了自己;有意思的是,在对‘周围同事的读书情况’判断时,只有46.4%的教师认为周围同事经常读书。

     数据的矛盾原因不用深究,经常读书的教师肯定不多自然是事实,而且,调查显示,在阅读种类结构中,教学参考读物高居榜首。看教参算不算阅读还另当别论。

    哲学家有言:存在即合理。笔者是第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我的真实感觉是:教师——包括语文教师——根本不需要额外读书,翻一翻流行的报刊足可以了,甚至不翻也没什么。

    我只谈语文好了。我是大语文教学的信奉者与实践者,我本人藏书几千册,读书也很多,并发表过许多文章。但我知道,学校与学生并不看重这些,他们甚至怀疑你读书写作是否影响了教学,他们更在乎教师分析课文是否条理通俗,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自然,讲解试题是否熟练有序,经验是否丰富老道,气质是否从容沉稳,教案是否干净认真,作业是否全批全改,考试成绩是否突出。这一切,与读书肯定有联系,但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位教师,他只要头脑灵活一些,敢说敢讲一些,对教参和考试说明了解一些,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些,多重复两年,都能成为公认的好教师。更重要的是,课本(基本)不变,试题类型(基本)不变,作为教师的是一年生二年熟,根本不需用要读书就可以掌握这套规律,从此便是以不变应万变;新一级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往届几乎一样,教师更没有必要读书,更没有必要提高自己。知道了这个,你就会明白有的老教师用十年前的教案授课仍然能让学生喝彩是怎么回事了。

    有时,多读书对眼前的工作往往造成想不到的被动:知识面广有人会认为你主次不明,见解独到有人会认为你故意曲解,写写文章有人会认为你不务正业有意炫耀;你倒不如在讲课形式上,提问方式上,试题选择上,普通话训练上,甚至衣服设计上多下点功夫,这样更能得到最普遍的认可。

    调查还提到:“过分依赖教参上课是否说明有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欠缺?……但这次调查显示,老师们普遍认可教参,其中,特级教师阅读教参的比例最高。”可见,就连一些特级教师也是更重视分析讲解而不是读书,就是说,他们所重视的是课文本身而不是个人休养。不客气地说,有些老师不看教参就不敢上课,因为他们自己脑子里什么都没有,所教给学生的都是教参上的;当然,我不否认他们能得到学生真诚的尊敬与喝彩。

    只要考试是死的,课本是死的,制度是死的,老师们就不需要或基本上不需要读书。而我们盼望着“教师需要读书,教师必须读书”时代的到来。

                          2003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