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理想主义者
——学生孟宁
白坤峰
白老师:
这么长时间都没和您联系,连教师节都没给您声祝福,请你谅解。
现在有种感觉:我是为建筑而生的,终将为建筑而死!现在的生活很充实紧张,天天熬夜,常常通宵。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到4小时。但感觉生活真的很美,有梦想和目标。凤凰涅磐,终于得到了重生!从来没有过的责任感和充实感!天天都有快乐和感动。我发现真正的苦难不是因生活窘迫变得麻木,而是怀抱着无法实现的梦想却不自知。
我的课程很紧,几乎全天有课,晚上就是要画图设计什么的。和其他现在是自觉地挤时间学习,我长大了吧?真的很喜欢建筑,甚至有点疯狂的感觉。呵呵,有点夸张了吧。
最近代表建筑学院参加全校的辩论赛,已经进入决赛啦,我是四辩。想起来高中时的那”缏廴,由您指导,还有杨旭,呵呵,回忆也是这么美好。天天为专业课卖命,很少有时间回忆啦。可冥冥中忘不了过去的那些时光。真的感谢命运,我的高中生活在您的指导帮助下度过,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和教育。这份感激我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我在青岛祝福您幸福安康!冥冥中,我的灵魂追寻着你。
你发来的《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北京老城门图片集》,收到这分沉甸甸的礼物真的很兴奋!谢谢您!这周做三室一厅的小建筑设计,用的是德国进口的针管笔,直径依次0.18
、0.35、0.7、1.2、1.8mm,专业要求的误差不超过1mm,如错一点就必须重画的。我今天就重做这个作业,又是一周的熬夜啦。
人们对建筑有个误区,以为建筑就是盖房子。其实不然,确切地说我现在学的是建筑设计。建筑无处不在,一切都和建筑有联系,我们现在开设的课程就有“建筑与音乐”,“建筑与美术”,“建筑与自然”,“建筑与数学”,还不包括一些讲座。现在的系列讲座是“建筑与红楼梦”。下周要去写生了,具体地点还不清楚,应该是崂山附近吧,要买好多工具。现在的花费很高,每月的纸钱都好几百,没有我们不用的纸,拷贝纸,复写纸,硫酸纸,画图纸、打印纸什么的。在大三之前都是基础课程,天分就占了一个人的60%以上,直接决定了你的设计能不能通过。
印象最深的是您那篇文章《抚不平的心痛——梁思成和他的老北京城》,印象很深,现在我正读《林徽因》,从中找到不少动力。我还记得高中时,你给我们讲梁思成林徽因为保护北京城的古建筑而进行的无望反抗,我听得也很投入。你引用金岳霖的对联赞美林徽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我真正接触建筑,对建筑感兴趣就是从您的那篇文章、从林徽因开始的。感谢您把我带到建筑这条道路上来!
大学真的不一样,感觉一下子自己长大了,好多事情要学会自己思考了。好多的疑惑、人情的淡漠,让我感觉一下子没有了安慰。
您现在工作顺利吧?比原来的单县一中温馨吗?学生也都很配合您的教学吗?学生都很真诚吗?希望您能天天开心,天天笑容灿烂,希望您能天天开心站在三尺讲台上做这神圣的工作,希望还拜读到您的书、您的思想。真的很想听您讲一节课,一直没有机会啊……
再过几天我就19岁了,又长大一岁,现在竟然不想长大啦,嘿嘿。
祝福您每天都过得充实,每天都有成就感!祝您好!
学生: 孟宁
2005年11月
我几乎给每一届的学生都讲过梁思成与林徽因的故事,从目前看来,只对她一个人产生了作用,这就很好。只要对一个人有作用,这节课就很值得。
孟宁是美好的是坚强的也是幸运的。很少有像她那样的全才的学生,担任全校学生会主席,数理化很出色,语文外语同样出色,热爱读书写作,善长演讲辩论,当然她不善于运动与唱歌。从外表看,她并不美丽,但热情开朗,气质高雅,总是给人阳光般的感觉。她并不强壮,小时候针剂过敏落下病根,我亲眼见她昏倒过两次,然而她并不在意。她有使不完的劲,风风火火,楼上楼下,忙里忙外,“上窜下跳”,其活力让许多教师、学生惊诧。我从没有对孟宁表示过惊诧,我很能理解为理想奔忙者的心理状态,“巨大的热情产生巨大的精力”(尼克松),请允许我举一拙例,2002年我执教三个高三班,每个班都是一百二十多人,兼一个班的班主任,每周二十一节正课,每周一次作文全批全改,几乎每天都是晚上十一点半睡觉早晨五点半起床。那一届,我班的本科升学人数全县第二名,语文单科全市第一名,而且我还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本书《风中求索》。那时经常有人问我“你怎么受得了呢”,可我那时很少有累的感觉,那时以为自己正奔向“名师”的理想,今天才发觉理想渐行渐远了。我一直渴望着当年的热情。
人生总有想不到的缘分。我从没有教过孟宁的班,只是代过她几节课,但与她关系甚好,几乎无话不谈,她对我很相信也很尊重,她是理科生,却极爱阅读写作。有一趣事,我一直没有正告过她,有一次,她在班内看我写的书,结果其语文老师因此对我很有意见,对她从赞赏有加到颇有微词,这一样都发生在背后。我倒没有在意,把这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孟宁不满足于课本与课堂,常常找我探讨《红楼梦》什么的。许多学生是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涉及这些,而她全有。当然她不是天才,一切源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坚实的基础、高效的状态。
她的家庭条件很好,在当地也是“有钱有势”吧,但她衣着朴素,整洁大方,一点也看不出是富贵家的女儿。难得的是她很有志气,第一年高考,她已经考上了一个很好的重点本科,上了几个月,总认为专业不是自己的追求,毅然退了学,重返高中,再复读再考大学,今年如愿以偿考入了建筑专业。
我来张家港之前,她特地做了一对红烛一枝胶花送我,烛红花黄,很有审美情调。我们通过电子信箱联系,两千多里的距离,并不远。
她是理想主义者。我发现理想主义者好像少了,其实,每一个时代,理想主义者都不多。当年许广平对鲁迅先生说“现在的青年的确一日日地堕入九层地狱了”,今天的我们总觉得那个时代青年的血是热的,其实,那时有刘和珍有许广平,也有蚊子苍蝇恶狼。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你问到我这边的学生、教学情况,总之还好,绝大部分学生很对老师还是真诚热情的,当然也有一些共性的不足——学习目的性不强,求知欲不强,自觉性不强。例如,我在本学期之初对学生介绍了对你影响巨大的拙作《抚不平的心痛》,平心而论,本文是很好的,入围过“老舍散文奖”,入围过“2004年度中国最佳散文”,但我在两个班都没有讲完毕,因为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在张家港、在这所倡导书香校园的学校,我同样发现大部分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还是读书,全国都是一样,无论农村还是城市。
个人的力量多么“。教师的作用多么“。但是我想,只要对一个人有作用,就要坚守理想。孟宁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最热情最有创造性的,也是最易失落的,我习惯了失落,所以我能坚持下去,那么你呢?巴金在几十年前说过:“有梦的人是幸福的。”我理解他的意思,再具体一点说:有梦的人未必是幸福的,直接为理想努力的人是最幸福的。我羡慕你的幸福。
你说你喜欢林徽因,那么我送你一首她的诗,伴你走好梦想之路。
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
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
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林徽因《别丢掉》)
附:孟宁的回信
白老师,好!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啦,日子过得真得那么快,转眼冬季这么干净利落得来到身边,大雪,给人银装素裹的无限遐想,呵呵最近这周青岛很冷很冷,已经降到零下9度外加7,8级的寒风,很是冷。遥想张家港也是寒风凛凛吧,冬意四处洋溢四处肆虐,多多加衣。
上周六晚上青岛下雪啦!下雪啦 下雪啦
下雪啦……
“月里嫦娥撒桂花/九天玄女吹鹅毛/ 多日苦等甘始至/
一番切盼终得报。”2005年青岛的第一场大雪。傍晚的夜幕刚刚笼罩,从家乐福超市出来,惊喜呀!下雪啦!成簇的雪团从天而降,下得那么妩媚,那样张扬,第一时间我想告诉每个人,与所有的人分享我的快乐!!”当时激动得在日记上的涂鸦,呵呵。不知您那里下雪没有?一定很冷吧?白老师,您喜欢雪吗?
又能看到您的作品了,呵呵,真的是十分激动;尤其当看到作品中竟写到了我,又是十分的激动,二十分的激动我真的很感激您,感谢您这么得夸奖我,甚至把我也完美了一下啊,做丫头的我竟有点受宠若惊!没想到您这么在意着我,日子逝去了许久,往昔还是那么历历在目;感激您的一如兄长的教诲、思想交流与鼓励。感谢您!
“理想主义者”,定语又用了“难得”二字,让我有承受不起的压力,没想到您这么看重一个学生,一个不怎么听话乖顺的孩子。此刻的心情无力表达,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感觉到语言的匮乏。就说声“谢谢”吧,亲爱的老师!而汹涌的心情又怎一“谢”字了得。
您说人生中总有想不到的缘分。看到这话很是温暖,缘分我是相信的,因为有缘能遇见您这么知心的老师,而又因为无缘一直没能在您班里上哪怕一天的课,呵呵。和您谈话,和您交流,给我高中回忆上画上重重的一笔。有时候把您当做最亲爱的老师,最尊敬的师长;而又有时不自觉地把您当作哥哥对待,能把心里压抑好久的话和您倾诉,竟与您有相同见解。有您这样好的老师,是我最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了,真的不夸张的。
最近很紧张,要准备期末考试,专业课又要有新的突破,总之充实得几”ズ汀R痪蚕吕从惺被嵯牒枚啵学习动力不同的吧,现在是一种无形的自我前进的压力和危机感,不得不学的感觉。您说到“中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求知欲不强,自觉性不强”。要我现在来看真是种幸福,思想、行为一切都那么单纯,呵呵,(不要批评我哦,真想这么简单的)。现在不敢有一丝的放松,总是怕自己被落下,所以很是紧迫。
希望能多多看到您的作品,希望您能更充实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为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甜美,都那样值得,纵然有不快和黑暗,但那都是暂时的!愿您永远年轻,思想永远活跃!最近又写歌词没有?其实我是很喜欢唱歌的,嘿嘿,有机会给您唱一首啦。
上周有通宵了两天画图啊!呵呵,有梦真的很好,再苦再累都是甜蜜。
心是没有距离的,希望我这颗小星星永远有您这皓月的携带!
祝福您全家幸福!祝您好!
丫头孟宁
2005 12
7
(补记:2005年的初到张家港教书,最初不熟悉学生特点,如,一些学生喜欢在没有真正明白答案之前就叫起来,我误以为他们正确,而没有坚持正确答案,不能让学生信服,又加上一开始没有严厉地痛骂学生,结果后来反受其侮辱,形同第一年执教之时,惭愧。当然,从第二年教学就非赏顺利了,也很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孟宁写信之时,正是不顺之时。倒霉的是,那一届,张高中的学生不好,而我现在所教的本级学生,总体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讲梁思成时效果很好。
2008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