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白坤峰
两会期间,袁隆平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讨论引发关注,不少网友和公众将其视为“中国科学界的悲哀”。“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当时就有记者说我落”热思业毖「引起震动。”袁隆平笑着表示,他没当上院士,说明自己“水平不够”。当时落选时,他并没有毛遂自荐要参选院士,而是大家推荐的,而在“落选”以后,他也再没有参加过。
从以上的看似平淡的论述中,我读出了悲凉。“水平不够”,中国科学家有几个人比袁隆平的水平更高?“落选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过”,他为什么不再参加,肯定,他明白,没戏了,再参加评选只能是自取其辱。
袁隆平认为:“在两院院士的评选当中,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门户之见。”在同等条件下,中央单位的学者得票比地方的高。
他有了“可能”二字。有意味。
他还表示,国际上给他的奖励是14个,其中农业科学领域最多。但即使奖励这么多,他也不会以此为骄傲,“还要夹着尾巴做人啊”。
有的网友把此句子理解成袁隆平很谦虚,但我认为,袁隆平强调的还是后者“夹着尾巴做人”。当名扬世界的袁隆平都不能自由做人,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时,我们普通人还能怎么办呢。
袁隆平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而成为了评选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这真是一个讽刺。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个人认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误会”的托词,遭到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对。
下边我选了一些精彩的跟贴,以飨大家:
1、袁隆平不是院士,就是中国科技界的耻辱!
2、“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读书无用论也就很正常了。
3、有多少误会可以重来?有多少误会可以被理解?有多少人被误会?
4、是历史的误会?为什么那么多年来,一直误会,难道不能及时改正,及时选为院士吗???
5、像袁老先生这样真干事、干真事的人本来就当不了中国的院士。
6、在美国当选有什以牛的,在中国你就不行。不服?气死你。
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