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油画王沂东沂蒙山山东风光杂谈 |
分类: 美术歌曲电影评论 |
我在十几年前就热爱王沂东的油画,不仅仅因为他也是山东人(鲁中沂蒙山人),不仅仅因为他笔下的图画就像我故乡鲁西南的生活,而是他画中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忧伤深深打动我。他爱脚下的那片土地。
鲁中的沂蒙山区,如果换一位浅薄的画家又会画成什么样子呢?无非是山花小河、一片田园乐。可是,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独立尊严的人,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忧伤,也许画中的当事人并没有感到忧伤,但画家感到了。(正如《药》中的茶客们很快乐,但鲁迅却为其悲,为其不知其悲而悲)
看那幅《秋风掠过山梁》,每一个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首先惊叹其真,那比照片都真的真让人惊叹不已。那个清秀瘦弱的姑娘,在厨房前用手遮住阳光看着远方,她为什么看,是担心地里的粮食没有收好还是盼望远去打工的爹妈归来?还是盼望未婚夫的信息还是忧郁明天的赶集?是为自己的婚姻而思还是为家人而思?我们不知道,但她的眼睛中的忧伤让我们明白,农村不是桃源。
那《蒙山雨》,两个姑娘用手接着雨滴,既因为年青也因为盼望,北方的春天“春雨贵如油”,多下一点,多下一点,那是收成,那是粮食,那是欢喜。
那幅画是不是叫《江南女子》我不清楚,那个清秀的姑娘可能在劳累之后稍稍休息,似思非思,静静地,静静地。一个姑娘的美丽能有几年,尤其那些不知自己美丽价值的农家女孩子。作者的忧伤与画中人的忧伤悄然融为一体,无情之人画不出这样的图画。
《三月雪》的少妇,抱着自家的猫,凝视。石磨、积雪、玉米,大红嫁衣,定格在这里。
欢乐的图画也有,如《醉新郎》,红烛满堂,兰陵大曲。如《回娘家》,茫茫白雪,大红嫁衣,快到村口的挎着篮子的微笑的新嫁娘。
欢乐在王沂东的笔下是少的,其实,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差不多都是悲的,没有基本权力的保障,幸福就会很远,也许当事人并没有这样想。他笔下的小孩子,也是大多带着忧伤,如《惊蛰》《春芽》,是的,春天来了,可是,孩子,你也要长大,你也会见识寒冬,生活不会总是惊蛰与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