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秧歌舞》教学反思

(2014-12-03 09:28:08)
分类: 教学反思

《秧歌舞》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音乐活动课,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舞步》的第一课时

 “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教学中,我设计的环节层次分明,层层递进,环环紧扣。开始时节奏的加入,为锣鼓点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够以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秧歌舞》这首歌曲。锣鼓的加入,增加了课堂的热闹气氛。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致。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2/4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的步法带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我共有三种音乐,一段快的、两段快的、三段慢的,也有助于选择适合学生的音乐。“两进两退”也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用“两进两退”的步法带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扭秧歌”用红绸、手绢、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