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独唱》校本课程纲要
(2014-02-17 08:34:02)分类: 校本课程 |
《声乐独唱》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声乐独唱
课程类型:艺术类,
课程资源:自编
开发教师:阚翠萍
教学材料:拓宽教材
学习对象:二年级学生,
学习时间:周三下午
一、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处理不同的声乐作品,而且会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歌曲内容的能力。演唱优秀的经典歌曲,对于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培养学生演唱的技能技巧、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等,会促使学生扩大视野、积极地思维,从而会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课程开发理念:
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声乐独唱》课的开展推动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声乐就是歌曲演唱,对于学生而言,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通过声乐课的声音训练,可以让同学们会有气息歌唱,发出自然优美动听的声音,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训练重点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进一步加强音准、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2、通过练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4、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演出及各类声乐比赛,力争取得好成绩。
四、课程实施框架
1、声乐就是演唱能力的提高,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声音训练。
2、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及学生训练相结合。
3、组织形式:集中授课,先从声音训练入手,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准、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4、场地设施:音乐教室。
五、主题和内容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训练时间,培养合作意识。
2、
3、学习演唱积极向上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高尚的情操
六、 课程评价
2、通过表演、演唱等方式进行评价
在训练活动中,对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分为A 、B、C、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