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以为家》——

(2019-06-25 15:52:03)
标签:

杂谈

影事

分类: 影事

看完电影,翻出蔡秋凤的《悲情运命》又听了一次,真是难过:”日头赤炎炎,随人顾性命“……即便养一只动物,也不能这么待它啊。

我晓世事很晚。大概是初中时代起,我开始羡慕那些很自知很有主见的孩子(在这之前,连这羡慕甚至也还没有)。羡慕他们对这世界万事万物,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有头有据有见解有决断。世界在他们眼里,仿佛轮廓分明经纬清晰,而我,好像从来都一派混沌,建立不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来。事实上即便是现在,我对这人世间不能说完全懵然无知也基本是不通人情世故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他人看来鸡毛蒜皮的人情往来,在我都完全茫然无解,往往需要求之于妹妹……

所以,影片中的赞恩,最初给我的强烈印象不是他身处的环境和他的悲惨境遇,而是他的聪明、勇敢,他对周遭事情的应对方法,他痛苦和思虑的眼神,俊美的不屈服的脸……真的是不同凡响。

这样的人生来就不是要被安排被主宰的,他们有自己的命运——或者说,他们的命运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他们来到这世上,是要改变自身并来教育世人的。嗯,多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啊,哪怕经历那样的生活……这话听来是不是很可笑?当然。

当然,后来,还是很难过,很难过……

社会是根源。家庭则是苦难的制造地。

多说一句,电影本来的名字《迦百农》就很好。非要改得这么直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王珮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