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及其他 |
前半部完全随笔。是如我等博客文字,随意性很大的随笔。几乎没得着什么印象。
中间部分比较喜欢,即II的后半部和III的前半部。
《再会》。关于一张明信片,反而复之的咏叹知遇之感。
《街角的书店》和《村庄的游戏》,让我回忆起我极少忆及的童年生活来。农村孩子那种羞怯与羞耻,和对“衣锦还乡”的切身之感。这之间最深切的,是对去而不返的牧歌式乡村生活的怀恋。无论中国还是日本,乃至整个世界,人类都在不自知地、义无反顾地向“严苛的竞争社会”挺进。
“我实在不能把这当作四十年前的事。每当听到《波莱罗舞曲》,我总会困惑地思考‘岁月’二字的意义。”这句看似简单平常的话中蕴含深浓的世味,也许正是作者所谓“题中之义”。但那样淡淡的,淡漠的笔调却有着无以查之的“神的视点”。
看到这时节,窗外雷声轰隆隆滚过头顶。凉风吹进屋内,热气迅速消退。但滴雨至晚未下。
作者写到对悬疑小说的热爱,曾为看悬疑小说而逃避写稿。自谓“平时在家里,拿起比笔重一点的东西就会口出怨言。”真是坦率得可爱。
对电影的感想。“与电影的邂逅,其实也是与时间的邂逅”。这里的电影,换成个体生命中的任何其他事物,亦很恰当。
后半部是有关作者一生写作《小林一茶》《囚车渡墨河》等各部小说的补充,正作者所谓“小说周边”。很合题。但个人感觉没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