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及其他 |
近期因为太关注价格跟厚度的原因,很是买了几本莫名其中奥妙的书。
比如这《奈良手记》,书名听起来很亲民,内容也是纯日记式的生活随记,但作者作为一个旅居国外的画家,思维跳跃度很大,笔法也确实是“手记”(这两个字确实比日记要妥帖得多)。“在反复回首中活下去。想要将之贯彻始终。”这是对的生活态度吗?还是“活着的义务感”?而且那画,我实在不觉其好——理解能力太差吧。
还有《雨必将落下》,我能感觉其写作的高度,但是我找不到感觉。或许是看的时机不对。
更为离奇的是还买了绘图本《伦敦一家人》,这个真的是太卡哇伊,但我发誓我加购物车的时候全无所知……
不解其味的甚至还包括《达芬奇传》——它于我不是不好,我想它于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好,而是太好,好到它很多的专业内容,包括建筑,科学,水利,天文,物理,绘画,等等等等都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我只能就我感兴趣的部分,比如身世,思想,生活跟身后投入进去……
鲁迅说读书如同蜜蜂采蜜,要“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我读书不为“酿蜜”,况且我也深知自己不是酿蜜的料,我读书只图快乐,得不到快乐我就不知所为何来。
前一篇:《远离人迹》——
后一篇:《虚无的十字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