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及《圆桌派》

(2018-04-16 23:21:25)
标签:

杂谈

分类: 书及其他

用不到两周的时间看完放置了十多年的《三国演义》。非常之开心满足——是那种如同吃了一顿美味大餐般的愉悦满足:原来它是这么的好,而我本以为今生我都不可能喜欢上它——我对打打杀杀完全没有兴趣。那天也不知道是抽到了哪根筋突然想起把它从架上取下来。我得说,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完全没让我失望,甚至是超乎想象的好。

当然它的好根本用不着我说,我想说两句我最直观的感受。

其一,印象中,周瑜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人物,但书中,周瑜出现得晚而消逝得早,虽深谋而虑远,但气度过狭。不晓得这是不是作者有意贬抑。很多的其他历史典故都在书中得到了证实,但没有看到“周郎顾曲”,这是很让我意外的。

“既生瑜何生亮”。其二就是关于诸葛亮。“赤壁之战”和“七擒孟获”是我以为写得最夸张不实的部分,也就是最能集中体现鲁迅先生所谓“多智而近妖”的部分。这些掌故大家都耳熟能详,历史上必然也发生过。作者何以要把真实的事件写虚了,想必也是有意为之。

历史长河中那些得以流传下来的故事,时间自会给它镀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里面也不乏人民对孔明怀有的神一般的敬意,作者只是用他的生花妙笔复述而已。所以整个看下来,觉得孔明还是最完美的人,为报知遇之恩,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苍天并不遂人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另:周末看了两集《圆桌派》,《看戏》和《求知》。窦文涛安好。《锵锵》的嘉宾换了个地儿,燃上一炷香,三人变成了四人,节目却仍一如既往的好。很安心。比较喜欢王佩瑜,喜欢她那一身剑气。《求知》个人感觉一般。但窦文涛的“想知道”三个字是我非常认同的求知的初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