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记录
(2016-12-06 09:45: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及其他 |
越来越听得多看得少了……
最近听的有《“救时宰相”于谦》,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和俞敏洪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些都相当于传记,尤其后两部几乎就是自传,听着有近似电影般的画面效果。一个人的一生或者说未尽的一生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你会发现,古人有古人的血泪,今人有今人的悲欣,但无论世事怎样无常,社会法则亘古不变,古来成大事者绝不是如我等,随随便便地度过了每一天然后就名垂千古的。
先说说于谦。《于谦》是一个如同《岳飞传》、《杨家将》一样典型的好人没好报的故事。中学(?也或者是小学)时学过《石灰吟》,然而《石灰吟》是于谦十七岁时写的,少年时的聪敏过人只是他人生的序言,于谦真正的壮志酬国要到他壮年致仕之后才真正开始。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英明决断也许是应有也是必须的品质,但两袖清风却少有人能做到,而力挽狂澜的能力更鲜有人具备,当然也是时事造人的造化之功。
李安和俞敏洪都是比较励志的个例。李安的《十年》仿佛陈情表,恳切诚挚,流露出类似欧洲人的严谨。俞敏洪则写得更鸡血一些,但也都是个人一路行来的真实奋斗史,美化的成分并没有(我以为)。自信者的人生不需要粉饰。年轻人可以多看看。成功是不可复制,但成功者的特质可以学习。这世上很多的伟大都是由平凡而逐渐伟大的,这中间执着和毅力是必备素质。
之所以记下这些还是因为遗忘。我知道,这里记下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什么值得记忆的东西,可生命本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很多往事在翻检记忆的时候都几乎不剩什么了,更别说读过的书,断章残简都属难能可贵。有时候想想,脑子如此空空如也,真是辜负这么些年用在书上面的时间。如果说曾经看过的书恍如过眼云烟,那么,听过的是不是就更成了耳旁风?总之是什么都没留下……而记录,至少能加深印象,是留下……
前一篇:虫子的意义
后一篇:“好吧,这是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