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风筝的人》——

(2014-09-19 13:19:35)
标签:

阿米尔

哈桑

仆人

事实

书事

分类: 书及其他

一 结局

与拉辛汗的会面,让我陷入极度的震惊中。哈桑是我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样的表述也许算不得轻描淡写,甚至可以称之为举重若轻。但显然,作者不想就这件事情做更多解释。因为这就是事实。我们对事实只能接受或者无视。解释,就蛇足了吧。也或者,这不解释本身就是一种解释。但看到这里,正如作者所言:我陷入极度的震惊中。我看过的小说不算太少,但让我如此震动意外的结局,这还是第一个。回头想想之前所有的情节,我还是没法从“震惊”中缓过劲来。人性真的是太复杂太可怕的东西,事实,某些掩埋在人心深处的事实,就如同深藏海底的巨礁,永远没有浮出海面在阳光下曝晒的机会。有多少秘密如同珊瑚一样附着其上,让人彻夜难眠却绝不肯冒险打捞啊。作者对人性的挖掘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二 秘密

老实说,阿米尔那个最终也没有说出口的秘密,给我很大的心理负担。走过人生的大半,我还是不能想象,一个孩子,懦弱也许是本性,尤其是在需要爱渴望被爱被认同赞赏的年龄。但即使这样,我仍然无法理解它的阴郁——我不想说阴暗——但其实就是阴暗,漠视他人的牺牲而且为求得内心的安宁残忍地诬陷他人——而且这个人还是陪他一起成长的伙伴(当然伙伴这个称呼用在那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里很牵强),他靠什么来取得良心上的平衡。而哈桑,作为一个仆人的孩子,他的身世决定了他的逆来顺受,但他聪明多思(对阿米尔那个杀妻流泪的故事,他本能而敏捷的反应是:“他为什么不闻洋葱呢?”)秉性纯良,对阿米尔一往情深。他爱护卫护并顺服阿米尔,这里面也许不乏孩子式的崇拜和仗义甚至两小无猜式的热爱,但我感觉,更大一部分是出于环境造就的骨子里的奴性而非伙伴情谊。虽然作者在哈桑拣风筝的时候给了他一句很煽情的台词:“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无法减轻他的身世加在他身上的烙印。

 救赎

阿米尔在哈桑死后给了索拉博他一直吝啬于给哈桑的爱,是出于负疚,还是手足深情,这都不必细究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犯过那样的错,是无论怎么做都不足以弥补的。我以为。

但最后看到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逐风筝的时候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我还是忍不住流泪了。这期间,还有过很多次。但唯有这一次,是为阿米尔的——终于。阿米尔其实是现实中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正常人,自私,爱自己远远胜过爱他人,靠逃避来克服良心咬啮的痛苦……但所有这些,应该算人类的共性,是不容易克服的人性缺陷吧。是的。这不能让任何事恢复正常,但这微弱的一举,也算是漫漫经年后的自我救赎。往事不会被埋葬,更不会消散如烟,需要有所为。

 风逝

一代一代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曾经的辉煌、才能在时间面前都显得太虚弱了。这世界换了主人,也换了思维方式,能够见证和原谅过去曾经的除了耿耿星河也就只有这广袤大地了。

 

书看完了。我又返回去看了第一章。某些当初忽略的,以为无关紧要的,其实才是引领故事走向的关键段落。正如爸爸说博拉雅的“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顺便说一句,我很崇敬爸爸,也很崇敬阿里。爸爸,是我心目中那种最完美的男人形象,这并不因他与仆人的老婆生了个儿子而有所降低。相反,这让他更有人味。而阿里,只因为一件事,那就是他为捍卫尊严带哈桑义无反顾离开服务四十年的主人的那个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