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2013-12-04 18:20:00)
标签:

杂谈

潜质

想象力

暴力倾向

书事

分类: 书及其他
从前——我指的是我自己的若干年以前,我不理解所谓“搞艺术的人”——我说的是那些真正的搞艺术的人——的某些不很庸众的行为。但现在我感觉我不仅理解了,而且一般的我都能够接受乃至认同甚至赞同。我觉得他们是比较的能够按照自己真实想法生活的一群人。即他们过得才是一种相对自我的生活。因为经济基础稳定或者对经济基础相对漠视,他们的真实想法受限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所谓常人,不过是压抑自己的想法,凑合着过活罢了。
 
之所以突然想起这些,是因为看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好几个博友向我推荐这本书,终于花了三个晚上看完了。老实说,很颠覆我之前的一贯思维。首先,我得说,我对疯子的思想最终达到那样一个巅峰状态的过程一直都很感神秘和不可思议;再者,我一直以为疯子都是些目光呆滞,披头散发,语无伦次,行为完全不自控甚至有暴力倾向的一类人。像书中那样跟“正常人”相对而坐侃侃交流完全没有意识流乃至逻辑混乱真是格外超越想象力的事。可以说,看了这本书,我感觉,我说的是我感觉哈,疯子才是真正的正常人。至少,疯子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其实,书中很多内容,例如关于量子物理,关于星空,星球,四维空间、因果之类,我都看得云遮雾罩,基本没懂。虽然我极力的去理解,还是感觉太深奥了,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而且,疯子怎么可以如此的条理清晰淡定明辩呢。也或者,书中提到的,都是些高级别的天才的疯子。或者,是处于天才临界状态的一类人?至少部分是这样的。我以为。
结尾是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然而,这样烂熟的一句词,放在这样特殊的人物环境中,涵义仿佛变得无限宽泛了。其实细想想,去掉了后半句,这句词本来就是可以被随意添减不着边际的。

关于书中故事的真假的问题,我掩卷想了很久。但这不是最困惑我的问题,虽然从始至终我都当它是纪实性文学读来着。我困惑的是,作者质疑的那些问题,这以“不存在而存在”的问题是否真是无解的。我想这也是每一个略有偏执的人,每一个认真思考过这世界这时间这禁不起仔细打量的人生的人,用作者的话说是有“精神病潜质”的人都困惑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记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