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读《访问》

(2013-05-22 18:57:28)
标签:

杂谈

负荷

书评

梁文道

黎智英

分类: 书及其他

重读梁文道的《访问》。发现这真是为数不多的值得一读再读的一本书。很多东西都很新鲜,如同第一次看到。有些是因为早已忘了,有些是当时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有些则是即使记得也只有大略印象,而这本书的精髓就在于言谈者无可更替的原话。其实说话是最能表露言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因为最直接,距离听者最近,不从第三方旁观得来。当然这也得要有合适的谈话对手才能有火花迸现。

看到访问陈云的《解毒中文,替天行道》那一部分,其实对陈所做的那些工作,无论是梁还是读者,我估计很多人都是不以为然的。但重读之下,我突然领悟到了那一种不被这世界理解与领略的悲哀,这就像生而为一朵花,却从来不曾盛放过。其实在这世间,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是一少部分,活得艰难的也是一少部分。大多数人是不清不楚不思不悟地过活,过得不好也不坏。就像陈所说,“有时候觉得全中国只有我一个人走到这个地步。”这种孤独里不全是悲悯,更多的是悲哀。所以他才会有“明白了无常和空的道理,明白到这个世界如果缘分合适,就令世界得益;如果缘分是逆的,或是太难处理,离开也是一个方法。如果强行抗争,令人受伤,也不是好事。”这些话,其实之前也有注意到(因为有在下面做标记),但,是重读,才明白了伤者之痛。而之前,我只看到被访者的智慧与敏感。

看到黎智英的“你这样卑微的开始,经历了被人‘遭质’、被日子蹂躏,你是不想回头的。所以我习惯了。I never look back。”我顿时明白了何以我会形成今天边走边否定不愿顾盼不肯回望的生存态度。因为于我来说,每一个过去了的日子都是终于过去了的日子,回首中无可恋恋亦无以自慰。也明白了我何以不喜欢阎连科的《丁庄梦》,那些太过沉重、超越心理负荷的东西,对于一个遭际堪伤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自我另行添置的负累。既然可以选择,当然是选择无视。

还有关于哈金的《走下去》以及长平的《正义》,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因为通宵熬夜,思维已经不活跃了,后面的这几篇基本没什么感觉。重读才发现知识分子在政治环境中的掣肘、忖度、退守以及如此种种的无助与失语,很震撼,也渐渐的有了一个关于八九和南周事件的概念,初读时好像这些全未注意到。而且是经过这次重读,我才发现作者对访问对象选择的经典与审慎以及问答间的慈悲机智和犀利。而关于新闻人的访问,更是显现出访谈双方各自的加缪般的清醒与正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骨头
后一篇:暖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