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三天
(2013-04-06 15:48:53)
标签:
杂谈你是有一句书事文学 |
分类: 书及其他 |
假期三天,每个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饿了,下床摸一点吃的,仍上床,捱到中午才下床。看完了木心的三本书——每上午一本。
记得当时买书时的期待和拿到书时的喜悦。两本《文学回忆录》放假前已用很短的时间看完了,没什么特别感触,也就如同听课一样,知道了一些带着师者自身体味的遥远的遥远的不关什么痛痒的东西,漫不经心的……
这个时候其实还是非常的认可的,渊博,且有判断,骄傲,骄傲到自负自恋(这其实没什么不好,骄傲的人大抵是自恋的)。但感觉有一点点不对,克制着(毕竟我能知道多少呢,而且,是陈丹青那么推崇的师长)。然后俳句,然后微微的抗拒,说不出少了点什么还是多了点什么;然后诗,然后木然;然后小说,然后不以为然;直到看到最后一篇《温莎墓园日记》——真是好的,非常之好,全篇有神的光,合上书都是深深的喜悦。之前所有的疑惑,都可以——没有。
不过是诚实。诚实。
其实都不能算是小说的,基本相当于自传,至少也是自传体小说,虽否认,亦不是的。高明的小说家文字里只见人物不见自身,在这里反之。其实想想木心做一个评论家倒是好的,虽则他自己是不屑的。但事实确是这样。因为他所有的文字,都是在评论。小说要略好些,因为有叙述,但要言不烦,也没有叙述到忘了评。
再翻开《即兴判断》,书前面的配图,照例不懂。不懂其实有不懂的好处,不妄度——这其实是在自我安慰了。
没有看下去,下午了,该给儿子洗衣服了,明天就要上班了。前两个下午都是在网上溜达,没干什么事。看了《不一样的天空》,没什么好;还看了老早以前看了个开头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杀死一只知更鸟》,黑白片,很喜欢。派克是我唯一记得名字的外国男演员,也好像是唯一喜欢的。影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用在木心身上也很合适——“你不会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站在他的鞋子里,跟着他走。”
其实跟着他走也未必就会了解,除非你长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