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已成往事——《罗丹的情人》
(2013-03-05 13:26:56)
标签:
杂谈情人艺术家罗丹书评 |
分类: 影事 |
我们没有看到卡蜜儿的最后时刻,影片的结尾以一句旁白就结束了卡蜜儿人生的后来三十年。所以卡蜜儿被送往疯人院时趴在装了护栏的车窗向外望的一眼就是她留给正常世间的人们的最后一眼。那眼神,带着迷乱和惊慌,消逝在当初和现在观者的视线里。
一种钝钝的痛感……因为一切并不就此结束。
古往今来,艺术家的人生都是很少坦途的,但悲惨到像卡蜜儿那样的,其实也不多见。当然卡蜜儿后期的自由生活其实也基本相当于自我幽闭,但它跟疯人院强加其上的囚禁岁月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自我放逐自我沉沦需要的是自我拯救,或者至少……唉,没有用。生活是难的。但卡蜜儿那时究竟有没有神志混乱到必须住进疯人院的地步我以为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她在疯人院期间给她的弟弟坚持不懈的写了三十年的信,这不是随便哪一个疯子都能做得到的。虽然有些措辞听来确实有些思维偏执,但我感觉,仅此而已。仅此而已。况且偏执不是艺术家的通病吗。当然她也需要照顾,但照顾到完全没有自我失去自由那就真可谓是无微不至之极了。所以我们只能猜测当时现实中卡蜜儿的精神状况可能要比影片中表现出来的要严重得多,因为只能这么想。否则人性这个词就真太没有人性了。
是她的天赋还是罗丹的爱情造就了她的不幸?这却是恐怕谁都不能妄下断语的。因为个性与命运都是人生难逃的劫数。假若一定要将卡蜜儿的不幸完全归咎于罗丹,那她的艺术成就也必须归功于或者说也可能是完全得之于罗丹。因为“艺术即感情”,没有罗丹的爱情给她以灵感,没有两个高度敏感的灵魂的智慧火花的相互碰撞,也许就没有卡蜜儿在雕塑艺术上几乎可以望罗丹项背的伟大成就。
就像人生没有如果一样。我们不能假设,如果没有遇到罗丹,卡蜜儿的一生会是怎样的。
毋庸置疑,在生与死之间,个人成就是造物者赋人生予价值的不多的东西之一。而这些不多的东西大概都是得自于痛苦的。如此说来,终究还是罗丹成就了卡蜜儿。但感情不是艺术,所以也是罗丹毁灭了她,这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完全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对于卡蜜儿来说,爱情是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所以当爱已成往事,她并不能以此自矜。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责怪罗丹。伟大的天才都是神造的,是不能苛求的。而且综观人类的爱情史,在爱的抉择上罗丹实在也算不得十分无情的人,反之还可能够多情。实在也是卡蜜儿够有勇气,不但勇敢爱了而且还勇敢分。这实在也是很值得钦佩的,尤其在这个死缠烂打无论什么都算爱的年代。且爱的伤痛与无奈有时本也是无可如何的事情。
前一篇:关于《蓝莓之夜》——
后一篇: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