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须寻得所爱——
(2012-11-13 22:02:31)
标签:
杂谈山河政治家熊培云书评 |
分类: 书及其他 |
《自由在高处》——
“你须寻得所爱”。这话是乔布斯说的。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达是书中引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这倒不一定非要在中途,能及早发现最好。所以凡寻得的都是幸运者。
又没书看了。网上搜到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从自序“因为无力,所以写作——我为什么要写作”开始看起,看得很激动:仅仅这自序就够吸引人了,这世界有思想的人真多啊,有思想又能表达得好的人也还真不少。但看着看着沸腾的热血就渐渐冷却下来了,这不是说正文不够好,而是,后面是我不很关心的如同社论类的文章,说三句不离本行也许过分,但毕竟看得出是一个社论员的专业笔法。虽说写得挺感性也挺精彩的,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乏味,但还是觉得要能像自序那么叙下去就更好了。
其实书的内容跟题目贴得挺紧的,对于我来说也是比较新鲜的另一种口味的文字,且让我这个向来以政治跟小民无关的人也感觉到政治其实就是生活,而且是社会大众的生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为民请命的政治家其实是值得尊敬的,而且可能是最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为之奋斗并力求改善的是社会大众的生活。这是第一次让我对政治有感觉的文字。书中还有些关于社会现象如圣诞、网络、广告、电影、新闻甚至柏林墙和集中营等的文章,见解无不深刻独到很有力度,体现了作者较于大众更为宽广的认知高度,读了很受益。其实就文字的内容来说,相对于个人小小的自我,我好像还更喜欢读那些有家国意识的文字,这也可能是相较于梁实秋周作人汪曾祺等,我更喜欢林语堂陈丹青韩寒,热爱李杜超过陶潜王维,欣赏苏辛超过柳姜的缘故吧。大约除了本能的阅读口味外还有份敬意在里面。
但就此书而言,最有感觉的文字还是自序。自序中作者讲了在跨出国门前一个兄长讲给他的一段话,我觉得这段话每个年轻人都应该了解且应该极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一个广场上,人挤人,你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但如果你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就知道周遭的种种拥挤对你来说其实毫无意义。
作者也坦陈这也是这本书书名的最早机缘。是的,我们都知道登高望远这个词,我们也知道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所以,为了看得更远,我们必须登得更高。也许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我还是选择把这段话原样抄录在此,是因为我感觉,听过并不等同于领会,领会也不等于知道该怎么做,而知道该怎么做跟怎么做又是两回事。对于年轻人来说,这自序真的非常的励志,都该读读。(我现在好像对励志类的东西很有兴趣,大概是因为儿子正在这个年龄的缘故吧)。作者还特别翻译了歌舞剧《斯巴达克斯》里的一句话:“我将归来,万马千军。”真是气势磅礴,不是吗?
当然偶尔也有些文字据作者说来是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而据我看则未尝没有关心而媚的成分。这就又回到作者和受众的矛盾里来了:受众接收到的才是作品表达的。所以估计这也让作者很无奈。而且还有一个,我不懂作者为什么把“国破山河在”中的山河理解为社会。这很不寻常。
前一篇:《心是孤独的猎手》——
后一篇: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