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栽与种的不同  石  羽

(2011-05-04 00:28:14)
标签:

文化

                                          栽与种的不同

http://s3/middle/52f76753ta260f33aaf22&690

这是2009年春天,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田园。          第一次看见自己的花开

http://s10/middle/52f76753ta260ceb45da9&690

第一次看见自己的果实                               第一次有了收获的喜悦

                                                  

    在不事稼穑人的心中,“栽种”这个双音节动词里边的“栽”与“种”是个同义词,很难,或者没必要细分它们的区别。但是在农家的语境中,两个词有严格的界限。“种”是播撒种子,“栽”是移动秧苗。小麦是“种”的,水稻是“栽”的。罗卜白菜是种的,黄瓜柿子是栽的。区别在于种子发芽的生长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

    我以前说过,有一块属于自己规划的土地,能亲手栽种点瓜果蔬菜,是终生的梦想。但这梦想在三年前开始实现。原因是楼前绿地荒芜以后,单位不再补种绿植,居民们也就试探着这里挖一块,那里挖一块,能种点什么就种点什么。也不求其“丰收”,只享受栽种的这个过程。三年来,买种子、买秧苗,买工具,买肥料,每年的付出都远远大于蔬菜果实的收获,但在我依然兴致盎然,乐此不疲。每到五一前后,翻地种菜成了我们家的大事。其实在我们家翻地种地主要是我自己,妻子略微帮点忙。妻子更大的兴趣在于收获果实。每年摘了几只黄瓜,几只西红柿,西红柿又分大的和小的,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还向远方的亲戚朋友传递信息。而早春翻地种地时她一般很少参与,说是低头弯腰累得慌,在旁边观看时还想搬个凳子坐着。但是绿叶婆娑以后,开花结果以后,她的兴趣骤增,不仅她自己,有时还把她跳舞的伙伴们诱骗过来一同欣赏。兴致来了,不禁许愿,这个你摘,那个你摘,一半的果实就大大方方送人了。而我的孩子则完全是个旁观者,你丰收了,她拍掌庆贺,你遇挫了,她泼冷水。当然总的来说,她是鼓励你的,还说这也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她鼓励我游泳,我坚持不了,她想了多种配方给我煮水,希望我的将军肚收缩,血压降低,都不奏效。就寄希望种地减肥,种地我一年劳动几天?最后也多是失望。但种地的兴趣我是扎扎实实,不用人说,不用人劝。三年如一日,恪尽职守。

    这就说到“栽”和“种”的上面。今年的4月12日,我利用半天逃班的时机,在西院我的住处前种了八垄菜。到今天20天过去了,香芹、雪里蕻连个影子都未见,五垄小白菜倒是发芽出土了,可直到今天小芽小叶还像小雪花那么丁点小(当然和土质不好也有关,都是建筑垃圾回填的土壤),看不出希望;4月23日,我不是把自己培育的秧苗栽在东院孩子居住的楼前了吗?一场风雨后,第二天损兵折将,颗粒不留。最后还是到昨天,五月二号,休假日,跑到农科院花卉市场,用老价钱(略有优惠)买来7棵西红柿,15棵黄瓜(折断2棵),8棵豆角,栽了下去。今天早晨跑过去一看,你猜怎么着?所有秧苗全部成活,而且只一宿的功夫,豆角的蔓子已经爬上竹竿儿,马上就要开花的样子。多么令人激动和欣喜呀!西红柿张开绿绿的伞盖,迎着五月的朝阳;黄瓜秧子小一点,但也举着三四片叶子,向你炫耀生命的光焰。

    我的结论,“种”和“栽”大不一样。“种”是原始劳动,依照季节循规蹈矩,老守田园。而“栽”是借助了别人的劳动,延长了种子在露天生长的期限,加速了它的生长进度。本质上,“栽”是经济行为,用钱买了春天,买了植物生长的速度和质量。也买了心里的喜悦和慰籍。

    在农民的田野上,钱能买来时间。

  

    有了前两年的经验,相信今年的收获已成定局,到时会拍出好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顺便透露一个消息,前年夏秋之交,我还在花卉市场上用50元钱买了一棵老葡萄,开车拉回来,又花50元钱雇人挖坑栽在了菜地的左边。你们见第一张照片左上方有一棵树,树的下边就藏着一棵葡萄。第二年(去年),葡萄老干枯死了,但旁边紧傍着长出新枝,到今年,是第三个年头,还在春寒料峭中,葡萄已经早早地发出新叶,长出一小嘟噜一小嘟噜像绿色小米粒那样的东西,人们告诉我:“那是你家的葡萄结果实了!”这真是让我喜出望外!现在在菜地的上面,葱茏茂密的葡萄叶子,牵着她肥硕的枝条,在我为她搭建的架子上一路向前地奔跑,她的叶子下面,覆盖着甜蜜的神话传说。用不了多久,那大串大串的葡萄就要君临天下,昭告世人。而我正是她亲爱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