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台标“解密”,终于免去“翻译”
(2011-01-05 14:17:40)
标签:
曾兵杂谈 |
新年新气象,2011年的第一天,中央电视台经过装修的“门脸”面对观众。新台标的形式为“CCTV+频道号码+频道中文名称”。不知别人以为如何,曾兵看罢,感觉还不错,可以说是完全“解密”了。
以前,央视“CCTV”的台标多种形式并存,有点像联合国。CCTV-1至CCTV-12标识完全采用“英文+数字”的形式,如CCTV-1;CCTV新闻、少儿、音乐和高清频道采用“英文+汉字”的形式,如CCTV-新闻;阿拉伯语、俄语等频道采用“英文+外文”形式;CCTV-2财经频道采用“英文+汉字+数字”的形式。
更令人不解的是,过去“CCTV-1与央视综合频道”、“CCTV-3和央视文艺频道”、“CCTV-10和科教频道”,在各种场合下被交替使用。有时,真弄不懂哪个是大号,哪个是小名,还是非要学古人那样,一个台非要有字、名、号三种叫法。在北京奥运会期间,“CCTV-5”更是乱得一塌糊涂,从“CCTV奥运频道”到“CCTV体育频道”,频道名更是不停更换。
电视频道本应该让人一目了然,而过去的央视却不同,台标好像“永不消失电波”里的密电码,一水的外文+阿拉伯数字,不知道是为了方便老外,还是考验普通百姓的记忆力和翻译能力。对曾兵这样年龄偏大、智力水平又不高的人来说,每每拿起遥控器,想看看大国之声时,真是个很困难的事。
其实,关于央视台标问题,曾经有过一番争论,也一度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在一项名为“是否觉得CCTV台标不合规范,是否该改?”的调查中,超过50%的网友希望央视将台标改成汉字或拼音缩写。目前,央视各频道新台标全新亮相,曾兵以为,更便于搜索和辨认,也更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
新的台标固然比较好,可这个事让曾兵有两个不理解。一是,央视的受众者本来就是打小就学方块字的国人,为啥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选用国外的弯文呢?二是,几个中文字虽然是加上了,但并不容易,可是经过多年讨论呼吁才有的结果,不知道是民众的需求重要,还是领导的意识重要?
无论如何,央视过去的违章门脸终于拆掉了。新年,还真有个新气象。但愿如此便民的事能多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