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游记】项王故里

分类: 书生●游记 |
【书生游记】项王故里
不以成败论英雄
-----参观项王故里
文/春秋书生
昨天【2017.12.24】,来到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项王故里。早上从6点出发,晚上9点回来,15个小时的旅程,收获甚多……
以前每到一个景点,回来总是要记下旅游的心情来,或者说是写一篇游记,看过我写的游记的朋友们,都知道,从游记中,看不到景点,我记得在济南历城区做讲座的时候,我就讲:一个景点的结构布局,景点介绍和网上都描述的特别详细了,不用你再做介绍了,如果记,可以记下一点点心情或思考……
昨天在回来的车上,旅友们兴致浓浓,微信红包互动,都手中拿着手机,在抢红包,我闭上眼思考:这个项羽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个大概,只知道他俩一成一败,多年来,对项羽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看到的只是文字中的项羽,当我踏上宿迁,走进项王故里,与历史中的项羽近距离接触时,内心满怀着期待,原来项羽是多么让人崇拜呀,让我重新品读项羽,真正明白了“成败不足以论英雄”这句话的真正意义。项羽也是一历史传奇人物,他的不畏强暴、拔山盖世、拥有骁勇奋进的豪气,一直被后人所赞誉。
我一直认为自已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一边参观项王故里,同时,我也在一边反思自已,把自已和项羽对照,你还别说,我身上的许多特质和项羽相近。
我在想:被后世评为中华第一猛将的项羽,为何最终败给刘邦?项羽自身有三大弱点:
第一、项羽脸皮薄,心底过于善良。脸皮薄的人怎么能和脸皮厚的人斗?项羽鸿门宴能杀刘邦而不杀,放回了刘邦,不忍心,这里,体现了项羽脸皮薄,心底善良,咱看看人家刘邦,有耐心,脸皮厚,等待时机,不屈不挠。我当今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工作中,不也是一样吗,咱脸皮薄,学校来了一些荣誉,一些机会,咱不好意思,都让那些脸皮厚的人争去了,人家一抢,咱心底又太善良,也就自然了让给别人了。哈哈!
第二、不会靠人拉关系。这是刘邦胜利的最大一个的优点,善于利用一切关系,人尽其才,比如:靠张良运筹帷幄,靠萧何保障后勤,靠韩信统兵征战……再看看项羽呢,一个人你再英勇,怎么能行呢?
很多人都提醒过我,王老师,现在这个社会,应该走走关系……嘿嘿!
第三,就是项羽太自信,如果换个词来说就是自负、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项羽在楚汉争战中由占尽优势到最后落败,有其性格上的弱点,自负、自大,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
有些事情,王老师也有点过于自信,过于固执了吧……
扯远了,咱还是回到项王故里游记中来:
我来到项羽当年亲手手植,“天下第一槐”的项王手植槐,拍照留念,虽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刚正挺拔,似乎在编织出一帧历史画卷,向后人述说主人不凡的一生。我不禁抚摸项王手植槐默默感慨:古槐,永远屹立的项王化身,大业未竟而能名垂青史,活了三十一岁的项王,却在人民心中活了二千年。
然后,我又来到了饮马槽,多么想跨上项羽最喜爱的乌骓马继续沿着历史的隧道,重访梧桐巷,重访咸阳城,重访乌江浦,从此来领略西楚霸王的风采!
生活方面:(简略版)
王生,笔名:春秋书生,山东曲阜孔子故里人家,幼承庭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恪守仁、义、礼、智、信、忠、孝,生活上,始终是"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倡导"勤劳善良、忠孝诚实、谦让恭俭、仁爱宽容、好学善思",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之中,把公益慈善当事业,以自己的实际能力,时常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微小公益、微慈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成为了自己的座右铭。用文字记录生活已成为习惯,撰写的生活随笔和散文、诗歌发表40余篇。先后被评为:曲阜市学雷锋标兵,济宁市学雷锋先进个人,曲阜市“十佳圣城孝星标兵”、济宁市首届十大幸福家庭,济宁市十佳 最美家庭,推选为济宁好人。事迹在曲阜电视台新闻联播,济宁电视台,中国文明网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