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健忘症。

(2016-01-26 20:56:44)
标签:

赖清辉

数字健忘症

健忘症

健康

杂谈

分类: 医视觉(临床E线)

⊙赖清辉

 

 

    坦白说,放下手机后,你能记住几个人的电话号码?父母的、子女的,还是伴侣的?或者一个也记不住?

 

这一现代人都有的通病,又被科学家称为“数字健忘症”,是我们大脑适应信息时代导致的结果。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在丰富我们的生活之余,也导致了现代人数字健忘症的流行。  

 

卡巴斯基实验室调查了1054名年龄在16岁以上的美国消费者,发现数字健忘症在不同性别的所有人群中普遍存在。超过9成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依赖互联网、手机和电脑作为自己的记忆工具,以及大脑的延伸。

 

数字健忘症。

 

研究还表明,我们之所以不能保留一些重要的信息,是因为我们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数字设备。近一半(44%)的受访者称,他们的智能手机几乎保存了所有他们需要知道和回忆起的信息。  

 

所以,当存储在数字设备上的数据丢失后,会让许多用户受到毁灭性的的打击。超过一半的女性以及25-34岁的人群,因为数字设备上的信息丢失而感到悲伤,他们相信这些信息可能永远不会再被找回来。还有27%的女性和35%的年轻人会因此恐慌:因为这是他们存储图片和联系信息的唯一设备。  

 

不过,这种健忘的行为也并不完全是坏事一件。伦敦大学学院的凯瑟琳·米尔斯博士指出,人类是一种能完美适应环境的生物,我们之所以不记得每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必要这样做,且记住每一件事对我们并没什么好处。 

 

作为消费者,重要的是理解这种通病的长期影响。当我们知道,完全依赖电子设备会产生劣势时,那么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很多的宝贵记忆,就应该让其牢牢记在我们的脑海里。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