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尘终慕蛊
尘终慕蛊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347
  • 关注人气:2,0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怕,“超级细菌”只是个传说。

(2010-10-28 23:06:00)
标签:

赖清辉

医疗保健

超级细菌

耐药菌

抗生素

分类: 医视觉(临床E线)

文/赖清辉

 

别怕,“超级细菌”只是个传说。                                                   日本公布的“超级细菌”图片

今年811日《柳叶刀》杂志一篇文献报道发现产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该报道引起国内外民众的广泛关注,媒体称之为“超级细菌”。而目前已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超级细菌”携带者200余例,并出现了多个死亡病例。98日我国官方首次对防范“超级细菌”进行了表态,并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和展开了一系列工作,称卫生部门正在严密防控,全力避免我国成为“超级细菌”的重灾区。
    但在民众看来这个还是传说中的“超级细菌”,随着卫生部在826日公布了我国已经出现了3例“超级细菌”携带者(其中1例死亡)的那一刻开始变得不再是传说,
民众似乎变得更加恐慌或不安起来,就像处在2003年春天由SARS病毒引起的“非典”疫病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岁月里一样。

虽然“细菌耐药”是全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幸免于这个挑战,我国也不例外,只是耐药形式在不同地区会发生有所差异而已。但难道“超级细菌”真的就有那么可怕?人类在面对对“超级细菌”这个全球卫生安全事件就束手无策、令其泛滥了吗?

其实,“超级细菌”就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菌,只不过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甲氧西林、头孢类等抗生素,从而对很多广谱抗生素具有普遍的耐药性。目前,临床上虽然还没有特效药来治疗它,但“超级细菌”并不像有些媒体鼓吹、渲染的那样恐怖与可怕。

第一,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染“超级细菌”。

专家指出,该类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易感人群包括疾病危重、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

第二,“超级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目前专家研究发现,由于“超级细菌”多为条件致病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所以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但有专家认为一旦达到某个临界点,它将可能像“非典”和其他流感病毒那样迅速传播。

别怕,“超级细菌”只是个传说。第三,最为重要的是公众应慎重使用抗生素。

由于滥用抗生素是产生 “超级细菌”的关键原因,而要杀灭“超级细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最终办法就是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疗专业人员要一个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绝对不能滥用抗生素。

而普通老百姓更要慎重使用抗生素,必须做到专家提出的 “四不原则”:不到药店随便购买,而应凭处方购药;需专业医师或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宜根据广告自行选药;类似感冒等日常小病,不要动辄就服用抗菌药物;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不随便停药。

目前,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细菌整体耐药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有研究表明,我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数量仅约占20%;但在我国医疗上,大医院用药比例为30%50%,其中用抗生素的费用所占比例近一半。目前,相当多的一般感冒、流感及病毒感染,医生常规开出抗生素的现象相当普遍;而我国的抗生素原料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所以,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我国的的情势非常不乐观。

第四,针对“超级细菌”的治疗。

目前,世界各国通常不建议对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以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再次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而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由于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由于“超级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所以,此刻我们更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争取在中医药方面上找到新的治疗突破口。

第五,如何预防“超级细菌”的发生?

目前不知有何特效预防方法,但做好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护很有必要。

全文完。

 

注:本文获新浪福建博客首页推荐.

 

别怕,“超级细菌”只是个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