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就能找到好工作

(2013-01-16 14:51:39)
标签:

求职

工作

分类: Career

对于找工作的人来说,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很难。

对于找人的公司来说,找一个合适的人也很难。

认识这一基本事实,找工作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我的求职经历:用心才可以找到工作

1-1 窘迫中的工作渴望

2002年春天,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创业失败以后,我回到了上海,身上仅剩一千多块钱,这点钱别说要怎样生活,就是要解决食宿问题都很困难。

幸好还有同学在读研究生,同寝室一位同学到外地做试验去了,于是空了一张床,使我得以在此蜗居。边休整边找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口袋里的钱是越来越少了,而工作还没有着落。

彼时的我,不过只有半年的工作经验而已。眼见钱包日见瘦弱,心里万分焦急。在只剩600块钱的时候,一位同学向我透露了一个消息:他女朋友所在的公司要招一个国际贸易的主管,已经找了三四个月了,还没有合适的人选。问我愿不愿意去试一下。

说实在的,我只是英文好一些,因为兴趣读过一些国际贸易类的书籍,但说要去做国际贸易的主管,相差实在太远。

但是我必须得找个工作。于是约了时间,不管是死是活,我去探探路也是好的。

虽然是探路,也得好好准备。我打听到公司主营业务是纸浆的贸易。

1-2 不打无准备之仗

我相信多数人对纸浆都是没有概念的,我也从未见过(我的专业既不是造纸,也不是国际贸易。之前有考上上海外贸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学士,但后来未去读,先工作了)。想象着纸浆应该是稀稀如浆糊的东西,用以造纸。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拼命查找关于纸浆的一切信息,了解它的分类、用途、产地、厂家、特性、技术指标含义等等(很庆幸当时我还有一台电脑,这是我最大的固定资产)。

两天两夜几乎没怎么睡觉,翻译了70多种纸浆的技术指标及相关资料,并对这个行业有了大致的了解,尤其是世界主要的纸浆生产商、不同地方纸浆的特点和用途等等。

4月的某一天,我记得是清晨六点钟出发,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再步行了20分钟,到达位于偏僻的宝山某开发区内的公司。当然,走之前也免不了打扮一番,穿上我当时最贵的一套西服(620块),打上领带,收拾得象个职业人士的样子。

很出乎意料地是我与老总谈的时候,竟然一点关于纸浆的事情都没有提,而是谈我过去的经历、我在学校的生活、之前的工作以及做人这方面的原则等等。问了一下我的特长。和老总谈得很投机,以至于老总中间几次电话都没有接。

我想这次应该是成了,没想到老总给我的通知是:“下个周我会安排一位英语老师,帮助我测试一下你的英语能力。”

回到寝室后,我继续查找各类关于纸浆的资料,作些专业方面的准备,我一定要用心争取这次机会!我期待着这一次重要的测试……

1-3 初步的胜利也不能掉以轻心

五月初,初夏的天气有点湿热了,不过我还是得穿上那套西服,打扮得整齐点。

一路辗转,我如约来到太平洋百货二楼的沙龙餐厅,公司老总与请的面试老师正在等我。

握手、寒喧,吃了一点简单的食物后,直入主题。老总与一位经理去了旁边的座位继续聊天,留下我与王老师。

这位姓王的“老师”,个子不高,留着漂亮的齐肓头发,染了一点栗红,更显得时尚,眼睛比我一个初中的时候以眼大而著称的同学的眼睛还要大,笑脸盈盈,一点也不象一个正襟危坐的老师(后来我才知道她并不是大学的英语老师,而是某五百强公司在上海的一位主管)。

她倒真是很认真+敬业,竟然还准备了中译英、英译中的书面测试卷,这个对我来说当然是小菜一碟(后来与许多五百强公司的人打交道,都发现其实不少人英文也一般,有的人甚至可以说比较差,后话,暂且不表)。我的意思是如果谁的英文稍差了一点,也不必那么紧张。并不是每个公司都需要六级甚至更高的要求,当然,话说回来,读了四年大学,英文四级都过不了的话,也有点说不过去,因为四级实在不难。

接下来有点挑战性的是让我翻译一篇专业文章,该文章复印自Paperloop还是Pulp & Paper Weeks,我记不太清了。这是一篇关于2001年全球浆纸产业的综述,涉及到许多业界著名公司、产地、树种和浆种等。王“老师”问我要不要先仔细看一下再翻译,我浏览了一下,觉得不必要,于是就说:“不用了,直接开始吧!”

这时候,我在前段所作的准备派上用场了!再发挥我以前练下的视译功夫,很快就一边看着文章,一边翻下来了。

之后又用英文交谈了一段时间,我知道那又是在测试我的口语表达能力。

差不多一个小时多吧,面谈算是结束了。老总问王“老师”:“你觉得他怎么样?”

当着我的面,王“老师”笑着说道:“我觉得他可以成为你很好的帮手啊!”

这一回合我胜了。不过,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我……

(说点题外话,这位王老师真地很漂亮,后来大家熟了,我就开玩笑说:被这么漂亮的美女面试,即使被咔嚓,我也心甘情愿啊)

1-4 主观能动性!

第二轮面试结束后,老总出门时对我说:“我们9号要到福州开一个会,董事长也要去,我后天去武汉。到时候你从上海直接到福州,我从武汉出发,在福州会合。”

说实在的听到这句话我觉得有点一愣一愣的——我以为面试到此为止,未想到还有一招。

未及多打听会议的情况,便说了再见。

独自坐上公共汽车,一时间狐疑满腹:

这是个什么会呢?公司内部的会议?这个公司有这么大,要把全国各地的管理人员都召集到福州来开会?

开这个会的主题是什么呢?要我又去做什么呢?

回到寝室,仔细再思考。打了电话给同学的女朋友询问,她竟然也是一点都不知道。

于是我开始推理:我的职位是主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因此这个会应该有外国人参加;因为这是个民营企业,故不太会有外国的人在公司里,那么这就不会是一个公司内部会议,而应该是国际性的某个会议。我是要去和我外国人打交道。

想到这里,我立即用那可怜的猫爬上网,查询所有关于福州五月份会/会议的消息(这里要郑重感谢一下google),果然找到了一条消息,让我如获至宝:在福州将要举行第九届生活用纸国际研讨会暨展示订货会(到现在还能找到这个新闻,哈哈:http://www.paper.com.cn/news/daynews/02052411.htm)。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与纸或者纸浆相关的会了,因此我立即确定:

  •  我们要去参加的是这个展会;
  • 在这个会上我们将要见某些外国人。

没有打印机,为了节省上网费,我将网页窗口多打开了一些,断掉网,然后抄写了关于会议的信息:地点、时间、议程、将要出席的公司和人物、将要发表演讲的VIP和题目等,把展馆及周边地图也画了下来,整理好,然后再去订了火车票,回来后再在网上查了福州的酒店情况,确定订一家价格适中、离展馆不远的酒店。11日独自上了火车,12日上午到达福州。

我从来没去过福州,所以很觉新鲜。下车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了一份福州地图,研究了一下福州市区的情况,找到那家酒店,入住,再到展馆去踩了一下点,休息了一下,等老总到来。

刚坐下不久,老总来电话说武汉班机延误了,要晚来,问我情况怎么样,我说一切顺利,我已经把展馆看过了(我猜想听到这个老总或许有点惊讶我怎么知道的),顺便问要不要去机场接机,呵呵,没想到老总说好的。

算是给自己找了个麻烦,赶紧又去酒店前台询问去机场怎么走,还好,步行十来分钟就可以到机场巴士站,坐上车去机场,一路上拿着地图又认了不少地方。

接到老总后,回市区的路上,老总也对福州很是赞叹,因为这也是头一回来福州,于是我又略微介绍了一些福州的情况,以至于老总及其朋友问:“你以前来过福州吗?”回答当然是没有。

闲话略去不表。

第二天,展会正式开始,董事长也来了,长得挺帅的。这一天中午,我就被推上了前台:公司想和一家以产量论,全球排名第一的浆纸公司谈在中国合作的事情,对方一位是他们亚太区总裁,一个五十多岁的瑞典人,还有一个是技术总监,蓝眼睛高个子的芬兰人,还有一位是驻北京的代表。而我,这个在15天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浆纸行业的毛头小伙子,担任主译。

寒喧没难度。接下来是一些常规的了解性质的东西,无非是双方互相介绍,再问些问题摸个底,再接下来是真正的高难度:关于产品的技术问题。他们的技术总监叶子同志展示了各种曲线、显微照片、各种资料,一一向我们介绍,如果不是10多天前我的准备,这些要我翻译,简直是太难以想象了!

然而,现在,我做到了。

在第一次面试快结束的时候,老总曾经跟我讲:象你这样,试用期的工资是1200块,转正后在2000元左右,公司提供集体宿舍住宿。我笑着说:“我一出来就是2500,而且没有试用期,所以1200我觉得太低了点。”老总当时说:“有不同意见说出来很好,我们也会根据你的情况再考虑。”所以关于工资的事情我们再没有提。

福州展会结束回去的时候,是从晋江机场出发的(应该是5月15日),候机时,老总与董事长单独聊了一会儿,之后对我说:

“我和董事长商量了一下,你的试用期工资调到2000,转正后2500,集体宿舍也不用去住了,单独安排一套公寓给你住”。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我没想到可以有一套独住公寓。工资没有由我提,也涨了。虽然说2000块并不高,不过对于一个兜里只剩下可怜的400块的人来说,这已经不错了。

面试第三回,我以完胜告终。

我开始了极其辛苦也是努力的工作,三个月后试用期满,被同时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兼任国际贸易经理,收入在一年后也得到实质性提升,当然前提是我在公司的工作非常努力,老总不需要关心过程和方法,我积极认真主动地会给到满意的结果。

二、我耳边的一些传闻,在校生要警惕

2005年我和一位同学电聊,他兼了两个班的辅导员。问他:“最近怎么样,忙吗?”

“忙死了!”

“都忙些什么啊?”

“忙着帮学生‘写’论文!”

“帮学生‘写’论文?!”

“你都不知道啊,他们现在要毕业了,连论文都不会做,到图书馆查资料也不会查,现在要是我不帮他们,到时候连业都毕不了。”

这令我无语。

亦是2005年,在一次同学的婚礼上,与一位同学聊天,她毕业后在一个分校区作辅导员,向我们抱怨她的遭遇:“你们都不知道现在当辅导员有多难!这些学生象中学生一样,学校里一有点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自己独立解决,就打电话给父母,父母无微不至,针尖大一点事情,都要打电话来问老师……”

“你知道他们都问些什么问题吗?他们问我:‘老师,食堂里的菜不好吃,怎么办?’”

“我简直是昏倒,你说让我怎么办?!”

“找工作,我们老师比他们还急,他们就是不急。我们通知他们有招聘机会,差点的单位根本都不理,就顾着成天在寝室里打游戏……”

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自己的最重要的事情,不能自行解决(并非自己的能力之外),那还有什么任务可以完成?

连菜不好吃都要问老师,找工作老师都着急了自己还不着急,怎样能够找到工作?

有句话:No pains, no gains。

付出才会有回报。

找工作之前,要修炼自己,提升自己。问一下自己:你花了多少时间、有多少努力地去修炼自己?

找工作之时,要投入时间,花费精力。问一下自己:你投入了多少时间、花费了多少精力找工作?

如果没有,只是寄希望于一张文凭和几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找不到工作,真的正常。

所以即将走出校门的同学们,还有一年半载的时间。看似很短,其实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去找工作的时候,也有一些窍门可以循。在我的求职经历中,已经用小标题列出了那些技巧:

  • 选择理想的职位/公司,强烈的加入愿望
  • 研究和了解职位,并且针对性作准备,不能盲着去求职
  • 在面试时充分但不过分地展现自己的专业素质(如果招聘者认为你可能成为他们的威胁而不招你,恭喜你,此地不宜进入)
  • 如果有学长、亲友提供帮助,最好不过

初出校门的同学,经验很不丰富,所以找工作很盲目因而命中率不高,这十分正常。但有时候会有一些机缘巧合,你需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物质。我遇到过两个例子:

毕业那年参加东北片高校招聘会,排队的人从同济大学校门排到食堂,我也就是去看看,上海汽车成立的泛亚汽车设计中心正在招翻译,我是爱车之人,所以路过的时候很高兴地说了一句:哦?泛亚?就是设计鱼尾巴那款概念车的是吗?现场招聘的一位女士立即就眼睛发亮了,很开心地说:对的对的,并且跟我交流后说有兴趣的话,你过来我们这里参观一下,再谈谈呀!此时其实她已经收了大约700份简历了,但我的一句话使她发现一个对汽车感兴趣的人——这是她想要的人。

另一次是正准备外出,全球最大的粮油公司嘉吉来我们学校专场招聘,中国区总经理(美国人)发表演讲,中间有翻译某专业名词翻不出来,我帮忙解了围,之后也提了问题,结束后我和另一位同学(就是那位著名的学霸)上去跟他聊了聊,他就单独给了我名片,请我把简历直接发到他邮箱,并要注明我们有简短交谈过——不过那时候我工作已经定了,但还是礼貌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并推荐了我的一位正想跳槽的学姐给他,后来这位学姐成为他的助理,过了几年,凭着自己的实力又换到另一家500强公司,高薪厚禄各种荣华富贵到今天。如果我当初听了,走了,不留下任何印象,也就不会再有后来和种种机缘巧合。

三、步入职场之后,要看你的了

一般的公司,很少有人奢望新进来的大学毕业生就立即给公司带来什么大的价值——这个目标应该是在入公司后一年左右,特别上进的人可能半年就可以做到。

一些比较正规的公司,对新手有专门的培训课程,帮助新人成长。如此做法,是因为普遍情况是:课本上的东西总是滞后于实际情况。

但有一点很重要:新手对工作的适应性要强。适应性说起来比较简单,其实要求多方面的素质,总结一下,从我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A、上进心(相反的是畏难情绪);

B、主动学习能力(相反的是消极等待。如果求职时对行业或者岗位相关的知识有较多了解,可以占很大便宜。);

C、做事的基本习惯,包括负责、认真、诚实、善始善终;

D、语言表达、交流、写作的基本能力;

E、思考、创新的能力;

F、社会实践、潜质与岗位的相关性。

这里重点说一下前两个:

A、上进心:上进是一种基本态度。只有人愿意上进,才会付诸行动,积极努力,倘是缺乏了这一点,人生毫无希望。对于销售、市场之类的工作,上进心更是至关重要。一些国外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教程里面经常提到motivation这个词,我以为可以理解为上进心、动力的意思。整天无所事事、颓废消沉,没有目标和动力,在工作时肯定也只是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所以工作肯定也做不出色的。

   即将毕业的同学不妨问一下自己:
  • 你够上进吗?
  • 你是否曾经给自己立下过一个目标,比如:
  • 这个学期绩点一定要提高0.5个点?
  • 一定要学习一门技能?
  • 一定要组织一次活动?
  • 一定要远行一次,哪怕借钱、逃课也要登一次黄山?
  • 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还掉上次去黄山借的钱?
  • 一定要拿一回更高的奖学金?
  • 一定要把字写好?
  • 一定要去打一次工,即使很累而且报酬很低,也一定要坚持到完成?
  • 甚至,一定要把一个漂亮的女孩子/男孩子追到手?
  • ……

有,还是没有?

如果你从未有过这样的激情和上进心,那么可能只适合一些更为安稳些的职位,但是上升的机会会很少。

  • 在国家机关,你不会想“一定要做点实事”,所以不会做出来。
  • 在科研机关,你不会想“一定要搞清某事”,所以不会搞清楚。
  • 在企业单位,你不会想“一定要超过冠军”,所以销售不会上升。

上进心,真的决定了你的人生、生活、工作基本态度。倘若没有它,多数企业都不会欢迎的。

1997年我入校之前,给自己定了四个目标:

  • 一张证书能敲门(要获得学位证);
  • 一双手能敲键盘(彼时,我见过最高档的电脑是486,我最早的计算机课程用的是Apple II,所以能用电脑是了不起的事情,那时候大家都在想进入计算机时代了,不会用可不行);
  • 一张嘴会讲话(能讲英语,并达到一定专业资质);
  • 四个轮子会走路(能开车,听说以后中国会象美国一样,不会开车不行)。

毕业时,四个目标都实现了。

大学里面也设下过很多小目标,比如一定要打一次不一样的工。所以曾经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间,凌晨四点钟起床,骑车40分钟,到复旦附近的菜场去叫卖豆奶(当年卖到第二名),8点回校,休息,再吃饭;下午一点去做一份家教;隔一天下午三点钟赶到浦东去做另一份家教。这段日子令我至为难忘。同时,以后工作再苦再累,我也都不怕了。

B、主动学习能力

我以为,看一个新人有没有潜质,主动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这和主动学习态度还有点不一样,后者可以归为上进心一档。

主动学习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大学生毕业,如果不从事本专业工作,其实有太多的东西不懂得的,要适应工作,必然要接触新的东西;如果从事的是本专业工作,理论变成实际也有好多新东西。如果不能迅速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那么和一个学生是没什么不同的。

我碰到一些学生,让人哭笑不得。比如,领导问:“小王,请给我一下***东西的理化特性。”(注:小王是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小王回答:“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作为工作中过来的人,相信大家听到这个回答一定会象我一样感到极度胸闷。不知道行不行?行。

不知道就不去做这件事行不行?不行

怎么办?难道等着老师来帮自己找答案吗?但已经毕业了,没有老师在学校里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了。上司是在布置任务,难道上司自己去完成?

再如,领导说:“小王,今天下午要开个会,请写一个会议通知,发给***、***、***……。”

小王回答:“我不会写啊!”

不会写?!这是工作任务,而且并不复杂。不会写可以学,可以去看以往的会议通知,可以请教,回答一句不会写是什么工作态度呢?

在不懂的东西面前,有的人简直就是束手无策。难道谁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会做这些事情吗?难道谁从大学一毕业就对工作技能运用自如吗?

没有主动学习能力,毕业出去找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进步的,说不定还被炒掉。有的同学应聘秘书一类的职位,或许不了解的是:接待客人,沏茶、倒咖啡都是一门学问,但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断是没可能掌握这些细小、但是重要的学问的。

如何找到目标公司,那是技巧问题;但找到目标公司后,如何去争取进入的机会,主要就是能力问题。学习能力是你受用终生的能力。善于学习的人很容易快速变成熟手,快速完成:找工作-->工作找你-->挑工作 的过程。

四、一些问题

1、第一次就进入一个好地方,很重要吗?

:很重要,但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这份运气。遇到好的领导、老板,会让你有一生的好机缘,不好的则让你倒大霉(这事儿是我遇到过的,好的坏的都遇到过)。所以尽量好,但是也可以骑驴找马。在工作前两年,钱不是最重要的,学习、适应才是最重要的。

2、如果遇到不合适的职位,是该走,还是该留?

:果断走。青春其实很短暂,在不合适的地方呆着,你浪费青春,公司也损失金钱。与其如此,不如痛快走人,快速换岗——但换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头两年换一换没问题,一旦有合适的,就应该静下心来专注在一个行业深入下去,3年变熟手,5年变资深,10年就是妖精了。但是不管换哪个地方,要善始善终,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结善缘。

3、办公室工作好,还是外勤销售之类的工作好?

论未来发展,外勤销售是最好的——我们当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只有在办公室才高档,才是白领。在企业中工作,销售绝对是最核心的环节,也是最锻炼一个人毅力、最能为一个人带来终生资源的职位,当然也很辛苦。从销售线成长起来的人往往后来会担任核心职位。

4、学历真的很重要吗?

学历在某些情况下很重要,尤其是敲门砖,但到了一定工作年限后就完全不重要了,尤其是在企业。

5、北上广值得去工作吗?

这取决于你的利弊分析。从普通工作的薪资来看,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在缩小。北上广可以让人有更宽的视野,但未必让你能挣到足够多的钱,而且要对空气污染、拥挤的交通、恶劣的住宿条件、和家人长期的别离等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相对来说,一些环境很好、人口较少的城市更适合工作和生活,例如昆山、绍兴、南通等等,这是实话。

6、怎么解决结婚了还没生小孩,而用人单位不爱用的情况?

不必在意这样的公司,不在那里工作就是了。

7、到底应该按喜好找还是以谋生为前提找工作?

如果你象我当初一样,只有400块钱了,那就不管怎样有个工作就可以。如果你有选择的自由,当然是以喜好为第一选择要素。

8、怎么向用人单位传达,我压根不打算生孩子,所以没必要把我和男生区别对待?

生不生是你的事,用不用是他的事,两者没必要搅和在一起。

9、刚毕业的不知道应该继续提高学业还是找工作?

无论是提高学业还是找工作,都只是手段。重点是:你有什么目标?只有定下目标,才可以根据目标来制定策略,并用手段执行实现之。当然,我现在说这番话是因为自己是过来人,当初毕业时也是很看不清的,也没有意识到具体目标的重要性。所以我建议你先好好想想再说,所谓谋定而后动。

10、专业没学好啊,选错专业了,怎么办?

自学喜欢的专业,有可能的话获取自己喜欢的专业文凭。如果代价太大,不妨每天告诉自己:我喜欢这个专业,并且将它学以致用,你就会慢慢喜欢了。

11、面试经常问离职的原因,真不知道怎么答才令人满意??

如实回答就好,但不必深究,不要在回答时透露自己对前公司的抱怨,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有不方便说出的原因,可以用一些容易被接受的原因回复,例如:因为工作距离、公司氛围、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12、如何安排在工作期间的面试?

请假,女孩子当然可以有很多原因。不过最好是约在周末。如果现在的公司已经知道你的意愿,也不妨坦白告知并作好善后工作,突然离职不作好交接是一种极差的职场行为。

13、见面试官紧张。。。

人之常情,见多了就不紧张了。

14、写简历要注意什么?

写简历之前你需要研究招聘启事中的要求,这些要求显示了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具体要求——如果你的资质与要求匹配度高,就很容易被相中。不要投千篇一律的简历,在没有见面之前,简历是招聘者了解你的唯一渠道,你一定要让他感到眼前一亮:这个人的资质跟我们的要求太符合了!而且,切记,简历不要超过2页纸,1页最好,大学毕业生,大学以前的事情都不要再写了(除非极特殊的事);已经工作过的,工作以前的事儿除了在教育经历写一下之外,其它一般也不必写了(除非有过相关的兼职工作)。

15、如果工作简单而枯燥怎么办?

相信我,没有一样工作是不重要的。再简单的工作——哪怕是当一个折纸盒子的工人,也有可以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如果可以把这些简单而枯燥的事情做好,做起更重要的事情你也一定会更加稳妥。最失败的人一定是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来的人。小事能做得好的人,只要够坚持、够努力,也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回报的时间无法确定,但结果是一定的。

16、工作太多怎么办?

要么你效率不够高、方法不够好,要么工作真的太多(实在忙不过来,你可以要求增加人手)。不要抱怨,多做一点不同方向的事情,对你只会有好处,你会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你要做的就是全力把事情做好,并且发现能够接替你工作的人,把他培养起来——于是你就可以当领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