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34.34臭牡丹藤龙吐珠(七律)

标签:
文化 |
分类: 百花 |
乙式
虞韵
臭牡丹藤龙吐珠,
麒麟宝草五洲殊。
红涂绿抹芳园俏,
玉琢银雕美景铺。
一朵凌云花济世,
三枚吐雾叶悬壶。
常将妙药除千疾,
今古善行天下无。
花叶龙吐珠又名金叶龙吐珠、金叶马里、花叶珍珠宝塔、花叶麒麟吐珠、琉璃繁缕、珍珠宝草、珍珠宝莲、臭牡丹藤、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科常绿灌木状藤本植物。茎圆柱形,多分枝,幼枝四棱形,被黄褐色毛,枝条嫩时有髓,老枝中空,一般藤长2-5米。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先端尖,叶面深绿色,有黄色或淡绿色斑块或斑纹,有脉纹浅陷或皱褶,叶背淡绿色,叶脉隆起,纸质。聚伞花序腋生,少有顶生,二歧形,有花6-12朵,花萼白色,五裂,一般呈钻石状,中部膨大,顶部尖,具五棱;花冠4-5裂,裂片卵形或椭圆形,深红色,花丝细长,绿色;花多,花色艳丽,密集,花期长,露地盛花期3-5月,温室常年开花。核果球形,成熟时棕黑色,具光泽。故名“龙吐珠”。可群植作花境,棚架,绿篱,单植作盆花,盆景,切花。可入药,有消炎消肿,止血止痢等功效。主治咳血,眼睛红肿,下血,痢疾,疮疡丹毒,如蛇头疔等,消化不良,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2024年7月6日拍摄于上海辰山植物园)